世界上最大的鸟:个子很大,但视力很差
世界上最大的鸟是一种曾经生活在马达加斯加的象鸟。这种无法飞行的巨鸟高达3米,是夜行性动物,视力基本为零,已经灭绝约500年到1000年。
德克萨斯大学杰克逊地球科学学院(University of Texas Jackson School of Geosciences)教授朱莉娅?克拉克(Julia Clarke)对两种象鸟的头骨进行分析,她表示“就在500年前,这种不会飞又看不见的巨鸟还在马达加斯加的森林里跑来跑去。”
人们一度认为象鸟与鸸鹋和鸵鸟相似,但鸸鹋和鸵鸟白天很活跃,而且视力也很好。最新研究表明象鸟与鹬鸵的关系更密切,鹬鸵也是夜行性动物,视力较差,但它的大小和鸡差不多,主要生活在新西兰。
图示象鸟(中)与鹬鸵以及智利斑?的大脑视神经比对
因为鸟类的头骨与大脑紧密相连,所以头骨的形状与大脑的结构有关。科学家对象鸟大脑的研究表明,它们控制视力的神经非常小,几乎不存在,这一点和鹬鸵很相似。
那么象鸟是如何在夜间活动的呢?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博士生克里斯托弗·托雷斯(Chrisher Torres)说:“夜间活动的生活方式往往是一种进化性反应,要么是白天外出觅食太危险,要么是觅食对象晚上才出现。”
但事实上,象鸟是食草动物,并没有已知的觅食对象。在这种情况下,夜间活动可能是象鸟和猕猴共有的祖先遗传特征。
托雷斯说,研究人员发现了这些鸟在夜间活动的原因之一,是因为对光线敏感,这使得它们能够在弱光条件下感知周围环境。不会飞的鸟视觉能力普遍有所降低,并且依赖于其他感官。
他们还观察了更多种类的鸟,其中包括鸵鸟、鸸鹋、食火鸡、美洲鸵、鹬鸵、恐鸟和鳞翅雀。在这些鸟类中,普遍在嗅觉进化和栖息地偏好之间形成了一种关系。
托雷斯说:“这些生活在森林里的物种似乎依靠发达嗅觉来帮助它们在视觉信号可能受阻的情况下觅食。,科研人员对象鸟遗骸上观察到的工具标记进行放射性测定,发现象鸟和人类的最初接触要追溯到几千年前。”
接下来,托雷斯想要深入了解象鸟这种生物的进化历程。他说:“研究鸟类的大脑形状是将生态学、鸟类与环境的关系和解剖学相结合的一种有效方法。这样的发现让我们对这些奇怪而又难以理解的鸟类的生活有了深入了解。”
本文来源网易科学人 责任编辑乔俊婧_NBJ11279
地理世界之最
- 蚕蛹有什么功效呢 吃蚕蛹有什么好处呢
-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关于沈阳师范大学国
- 催熟的桃子怎么分辨?催熟的桃子是什么样的
- 女生叫男生铁憨憨什么意思 女生叫我憨憨是在骂
- 赵丽颖冯绍峰一同现身分家 赵丽颖冯绍峰宣布离
- 经常滴眼药水有什么坏处 经常滴眼药水有3大危害
- 泡沫洗手液的使用体验如何
- 如何找到真正有效的眼霜产品
- 冬天耳朵长冻疮怎么办?怎么预防冬天耳朵长冻
- 吐司面包过期一天能吃吗 吃了过期的吐司面包会
- 脱毛膏效果如何 哪些品牌值得尝试
- CNN的含义是什么 如何理解这个英文缩写
- 减肥操一天做几次-什么时候做减肥操最好
- 如何优雅地拒绝不必要的约会 处理情感关系的新
- 孕妇可以吃甜食吗 孕妇吃甜食要注意什么呢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直播:如何见证太空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