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的台湾的10个细节:人人可以上大学
【1.垃圾不落地】
台北从1996年开始实行“垃圾不落地”政策,要求居民将垃圾袋集中拎到垃圾清运停靠点。现今台湾的街头鲜少见到垃圾。
每天到了固定的倒垃圾的时间,垃圾清运车就会放着《少女的祈祷》或《致爱丽丝》等优美乐曲,到大街小巷收集垃圾。
【2.管卫生间叫“化妆室”】
在台湾,厕所不叫厕所,也不叫卫生间,而叫“化妆间”。台湾厕所不光名字小清新,造型也别致可爱,内里讲究干净。
台湾高雄在2005年就有了第一家厕所主题餐厅,大陆到2009年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
【3.便利店密度世界第一】
在2014年,台湾便利商店正式突破1万家,意味着平均2000人就有1家便利店,密度达到世界第一。
在台湾的景区里、火车上,商品的价格是不会提价的。大陆游客感慨“我平生第一次知道,原来火车站里的东西,是可以和外面一样价格的。”
【4.机车密度也是世界第一】
全台湾的机车保有量超过1500万辆,平均1.5人一辆。图中的“机车瀑布”位于淡水河上的台北大桥,每天上班高峰期几十万辆摩托车经过,已成为一大“景点”。
【5.“众神集结”的寺庙 】
台湾寺庙密度可能也能居世界前列,台湾总计有寺庙教堂超2万个,官员、普通民众都热衷“拜拜”。
民间祭祀活动也多,不同人物、不同节日轮番上演,凑热闹不怕事大,这些祭祀活动还常有性感钢管女郎助阵。
【6.人人可以上大学】
2014年,台湾大专院校达到162所,只要申请,几乎人人都可以上大学。有的学校甚至招不满名额,不过要上到好的大学,如最好的四所大学台大、成大、清大、交大,仍然要拼。
【7.“多元成家”的可能性】
“多元成家”除了让同性婚姻合法化,也包含新型伴侣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2人缔结伴侣契约,可收养子女等。
【8.有“人情味”的医院】
台湾全民享受优质低价的公共医疗服务常被誉为全球典范,不仅看病免费或只需花很少的钱,医疗服务水平先进,更打造有“人情味”的医院。
【9.政治节目比综艺节目好看】
在政治娱乐化的大环境下,台湾政治节目几乎“百无禁忌”,吵架、大骂任何戏码都做得出,什么鬼、放屁等字眼使用频率也是颇高。
【10.经济停滞下的“小确幸”】
台湾经济发展历经高潮后常年的停滞不前,年轻人无力追求“大格局”,转而拥抱自身生活的安逸和小清新。这与大陆年轻人的奋斗和进取形成对比。
不难看出,细节中的台湾有与大陆的相似之处,而差异也显然存在。这是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台湾,正如我们对它的复杂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