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形成的气象条件】雾霾形成的气象条件
雾霾开始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许多人早晨起来做的第一件事是查看当天的空气污染指数,以此决定戴不戴口罩,是否开车上班。不过雾霾是怎么形成的呢?趣谈网小编告诉你。
雾霾形成的气象条件
雾霾天气发生时,从大的天气系统来看,区域主要受低压辐合、高压中心或均压场控制,大气异常稳定而形成静稳天气。静稳天气严重阻碍了空气的水平输送和垂直扩散,局地气象条件表现为高湿、逆温层厚、逆温强度大,风速低或静风,空气中的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造成集聚效应,会使污染越来越重。同样,城市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促进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向硫酸盐和硝酸盐等二次颗粒物的转变,进一步加重雾霾的污染程度。
雾霾的研究
雾霾、扬尘或沙尘天气频繁出现,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为人们所关注,而钟南山院士关于雾霾致肺癌有根据但尚无数据的说法,更是让人们对呼吸道、肺等与呼吸相关器官的健康状况忧心不已。,2012年发表在《美国医药》的研究报告表明,面对空气污染,人类的心脏比肺更脆弱。
城市中的空气包含有气体、粉尘等大量污染物,最近几年,PM2.5,也就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得到广泛关注。众多研究从不同方面解释,肺癌和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会随着PM2.5的增加而增长。但随着监测手段的复杂化,更低浓度的污染物影响被发现,部分研究者逐步认识到空气污染并不只与呼吸病死亡有关,有意识的将关注点投注在空气污染和心脏健康之间的联系上。
在一个覆盖五大洲的研究中,研究者做了100多项研究,综合更多的统计数据和更大的样品,计算心脏病风险与粉尘、臭氧、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空气中大多数污染物的关系。他们发现,对于除了臭氧以外的大多数空气污染物,即便是少于7天时间的暴露也会增加心脏病并发的概率。对于粉尘而言,空气中每增加1微升的浓度,将增加2.5%的心脏病几率。这就意味着,如果一个城市中粉尘颗粒的浓度达到10微克/立方米,而临近城市的浓度达到20微克/立方米,该城市中患心脏病的几率要比第一个城市增加2.5%。
而这种污染物浓度的变化是很普遍的,即使是在同一城市每天也会变化。例如,加利福尼亚空气质量数据显示,美国南加利福尼亚海边的一个城市,在2010年一月份监测到空气中含量可达55g/m3,而三天后降至7g/m3,但在早期浓度高的时候心脏病患病率更易增加。,2013年2月20日《欧洲心脏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结果亦表明,患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病人如果过度暴露在空气中有2.5微米可吸入颗粒物环境下,死亡率将上升。
2013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空气污染物是地球上最危险的环境致癌物质之一。大量实例与病理表明,空气污染对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疾病有一定影响。由于空气污染会在短期内对心脏产生影响,它不仅仅存在于已有的心脏病患者,对于体弱多病的人患病风险更大,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以上病史的人对于空气污染不会有任何呼吸病的风险。
雾霾的重要事件
国家监测
国家卫生计生委28日印发《2013年空气污染(雾霾)健康影响监测工作方案》,提出将通过3年至5年时间,建立覆盖全国的空气污染(雾霾)健康影响监测网络,掌握不同地区PM2.5污染特征及成分差异,了解不同地区空气污染健康影响状况。
卫生计生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空气污染(雾霾)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既包括急性效应,也包括慢性长期效应,雾霾的健康影响涉及全年龄段人群,但对于易感人群如老人、儿童及孕妇等的健康影响更为严重。由于我国缺乏系统的长期监测,无法揭示雾霾特征污染物的健康危害,迫切需要开展空气污染(雾霾)健康影响监测,了解不同地区空气污染(雾霾)特征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规律及其对人群健康的危害,为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根据监测工作方案,2013年,将在空气污染(雾霾)高发的16个省(直辖市)选择部分城市开展空气污染人群健康影响监测。每个城市在空气污染相对重的区域和污染相对轻的区域各1个社区设立监测点。,选择6个省(直辖市)的农村地区各1个乡镇设立监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