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曼玉搬进平民区
天下奇闻 2024-01-30 13:16www.nkfx.cn天下奇闻
我们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
-----罗杰斯
曾经有人将张曼玉,比喻成猫样的女子。
那么,猫样女子应该有哪些特质?
慵懒、松弛感,
从容、淡定,
没有处心积虑,
不会刻意讨好,
尽情地做自己。
无惧外界眼光。
这些特质,都能在张曼玉身上找到。
张曼玉不是科班出身,但却获奖无数
四届金马奖女主角、
5届金像奖女主角、
柏林与戛纳双料影后
2004年,张曼玉宣布息影,此时,她40岁。
之后,她只是偶尔客串一些角色。
很干脆地从那个五光十色的演艺圈,退出了。
退得非常彻底。
宣布息影10年后,50岁的张曼玉出现在公众视线时,让很多人惊讶万分
她弄了一个爆炸头,出现在上海草莓音乐节的现场,
深情的演唱歌曲。
虽然有观众说她跑调,但她并不介意。
她回应道
“我当初演了20多部戏,还被嘲花瓶。
现在我才开始唱歌,被嘲是应该的,请多给20次机会。”
活到50岁,内心还如同孩童般纯净。
不容易。
不简单。
表演上,她已经获奖无数,她早已轻车熟路。
她转换到唱歌这个全新的领域,是因为
她想去做一些自己内心真正热爱的东西。
她担心老了的时候,会后悔自己没有去尝试。
她活得足够率性。
纵观她当演员的那些年,她能取得后来的成就,
完全是靠她的悟性,
以及对表演的执着。
张曼玉外表看起来很柔和,对很多事都不在意,就如同在院子里晒太阳的那只猫,
看起来懒洋洋,对什么都不在意,
但实际上猫咪内心是机警的、清醒的。
张曼玉1964年出生于香港一个普通家庭。
她上面还有一个姐姐。
8岁那年,她跟随父母移居到国外一个小城市。
当时,国外那个小城市很少见到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
她走在街上,就如同一个异类。
她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不得不小心翼翼地适应全新的环境。
父母为了生计,终日忙碌。
也许是生活压力太大,父母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甚至有时候还会干架。
最终,两人决定结束这段千疮百孔的婚姻。
父母分手后,张曼玉随着母亲生活。
母亲希望她能做个淑女,安安静静地学习,将来考个好大学,从而在国外找一份体面而稳定的白领工作。
但张曼玉不喜欢循规蹈矩
她喜欢和男孩们一起踢球,玩得不亦乐乎。
母亲生气时,喜欢用藤条的方式教育张曼玉,打之前还问张曼玉要打几下。
经常邻居都听见她家小孩子的挨打哭泣声。
这种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张曼玉影响深刻
后来拍戏成名后,有人问她拍戏时如何让自己快速进入悲伤的状态,她回答
“只要想想我的妈妈,我就很做到。”
中学毕业后,她决定不再继续念书了。
16岁的她,一个人跑到伦敦,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她只找到了一份在书店当店员的工作。
这时,她最大的愿望是能考入伦敦时装学院,毕业后做一个发型师。
18岁那年,张曼玉和妈妈一起回香港探亲。
因为在香港要呆一段日子,她就想找个工作,免得太闲。
她想找能接收学员的理发店,但没碰上机会,她只好去一家商场当了童装导购。
有策划公司发现了她,邀请她担任平面模特。
此前,张曼玉一直被母亲嫌弃长得不好看
“说她皮肤黑,长得丑。”
担任平面模特后,张曼玉不仅经济状况得到改善了,自信也慢慢建立了起来。
到了返回国外的日子,张曼玉说服母亲先回去,她留在了香港。
不久,1982年的港姐选美比赛如火如荼的展开,
她从头到尾看了整个港姐比赛,她萌发了下一年,也要参加港姐选美的决心。
第二年,港姐选美比赛报名启动后,她毫无犹豫地去报了名。
没想,看起来有些青涩的她,最终斩获了港姐亚军和最上镜小姐奖。
论身高,张曼玉并不是很高,她只有168cm,
但她有一双修长的美腿,身材比例堪称完美。
之后,她就踏入了演艺圈。
十分顺遂。
跳过了跑龙套,
直接当上女主。
搭戏的都是梁朝伟、张国荣这种级别的。
但演了20来部,还是有人嘲讽她
“就像一直走来走去的花瓶,毫无灵魂!”
她没有气哭,而是调侃似的回答
“我又不准备在这行长做,赚够了钱就离开喽。”
其实,她内心倔强得狠。
1985年,拍《警察故事》,她和成龙搭戏。
起初,她怎么都get 不到感觉,被成龙一阵吼
“你知不知道因为你一个人,整个剧组的进度都被耽搁了。
你耽误了大家多少时间,你知道吗?”
她委屈得眼泪扑扑的往下掉, 当时,她也才不过21岁。
但哭过之后,她又逼着自己调整状态重头开始。
NG了 30多遍,成龙说算了,马马虎虎就行了。
但她倔强的说“不行,一定要拍到满意为止。”
其中,有一段戏,是张曼玉和歹徒搏斗,从楼梯上滚下来。
成龙有点担心地问她
“是否要替身?”
张曼玉干脆的回答“不用”
拍戏时,她就活生生的从楼梯重重的摔下去。
身上受了不少伤,但她觉得值。
过了几年,《警察故事2》开拍,成龙邀约张曼玉。
她欣喜万分,这说明自己的演技能到了认可。
不再是花瓶了。
《警察故事2》拍摄期间,因为剧组失误,铁架砸到了张曼玉的头上,
顿时,血流如注,弄得她满脸都是血,
紧急送到医院,足足缝了17针。
伤好后,她又继续回到剧组。
1987年,王家卫要拍《旺角卡门》,他选中了张曼玉。
王家卫对张曼玉说
“演戏的时候,你不仅仅是在扮演,而是要与角色共存。
要找到感情的切入点,这样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张曼玉在王家卫的点拨下,仿佛醍醐灌顶、开窍了。
《旺角卡门》1988年上映后,很多观众惊喜地发现原来张曼玉的演技也可以这么好。
凭借着这部电影,张曼玉被提名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演。
此时,她24岁。
之后,她又陆续拍了《阮玲玉》、《新龙门客栈》、《青蛇》、《甜蜜蜜》、
以及《花样年华》。
人物性格都不同,但她拿捏得很好。
这些作品,都成了经典中的经典。
各种影后奖,她都拿了十几个。
还多次担任国际电影节的单元竞赛评委。
与璀璨的事业相比,张曼玉的情路显得要坎坷很多。
她的前男友名单里,有设计师、发型师、美术指导、导演、地产商、建筑师等
不少男友是外籍。
她与导演尔冬升相恋时,才20多岁,两人相恋了3年。
她风轻云淡地对这段感情做了一个
“我和尔冬升,是一部文艺片。”
历任男友中,有两个男友的做法有点让她寒心。
一个是《双城故事》的美术指导汉克,
两人相恋两年,后来分手。
没想到的是,分手后,汉克居然把张曼玉写给他的多封情书公布在杂志上!
情书公布出来后,还有读者嘲笑张曼玉的文化水平不够,有不少错别字。
另一个是年轻帅气的地产商人宋学祺,两人在1993-1995年之间相恋。
交往期间,宋学祺的事业出现了资金危机,
张曼玉毫不犹豫地拿出了1000万港币,帮助他度过难关。
可见,张曼玉对男友的真心。
但后来,他却过河拆桥,转身勾搭上另一个女富豪。
35岁那年,张曼玉在国外拍摄电影,邂逅了导演阿萨亚斯。
两人交往了一年,进入婚姻的殿堂。
婚礼办得极其低调。
但这段婚姻只维持了3年,两人在2002年1月宣布分手。
据说原因是男方不忠诚。
分手2年后,张曼玉宣布息影。
2007年,张曼玉和一位颇有才华的外籍建筑师奥雷,擦出了爱的火花。
对方比她小7岁,这段恋情一度很稳定,维系了5年。
一度到了混谈论家的程度,但最终还是分手了。
张曼玉曾对着镜头非常坦诚的说
“不谈恋爱就很苦闷。”
足见她内心依然非常女人,
也看得出她性格非常率真。
不会故意藏着掖着。
害怕苦闷、孤独,本来就是人之长情。
只是有些人不愿意直接说出来而已。
对每一段恋情,她都是抱着尽情享受的心态,而不是患得患失
“每当我遇到下一个让我心动的人,我就会把前一段感情从心中扫除,
我会在尽情享受每一段感情。”
活在当下。
顺其自然。
这就是她的生活哲学。
2011年,张曼玉在《全城热恋》里客串露个面后,再也没有复出拍戏了。
她退得非常彻底。
一方面,她想把时间投入到自己热爱的音乐上,
另一方面,也显示出她的睿智与聪明。
2022年,张曼玉还化身为DJ, 打碟动作极其娴熟。
背后应该花了不少功夫。
论演技,她完全还可以继续拍戏。
,她非常清醒
属于她的那个高光时代已经过去了。
江山代有才人出。
从19岁到40岁,她一直浸润在演艺圈中。
获奖无数,代言无数。
她早已实现了经济自由。
2023年1月,港媒有记者拍到张曼玉从豪宅悄悄搬到了小西湾居住。
在香港,小西湾属于平民小区(相对于豪宅来说)。
但有些媒体添盐加醋,写成“张曼玉搬进贫民区”。
平民区与贫民区,发音很相似,但意思大有不同。
在香港,很多中产阶层,包括企业管理人员都是住的平民区,
而贫民区是指收入低下群体的居住区。
那么,张曼玉为何突然搬到小西湾居住呢?
此前,张曼玉曾在小西湾买下了4套房子,一部分给家人居住。
很可能是搬去与家人同住,方便相互有个照应。
2023年1月,香港小报记者拍到张曼玉在香港街档上买东西。
镜头中,她在这个街档上挑选了多双鞋子
这些鞋子的价格售价都很便宜,从19元港币到几十元不等。
此前,也有记者拍到张曼玉在菜市场买菜,她还墨镜都不戴。
非常的接地气。
难道明星就一定是住大豪宅,出入有豪车,家里有保姆?
张曼玉活得足够真实。
也有人揣测,昔日大明星,如今买地摊货,又单身无子女,晚景非常落寞。
其实,张曼玉并不缺钱。
单是小西湾这4套房子,就价值4000多万元。
她此前住的豪宅,如果转手卖掉,将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2008年汶川地震, 张曼玉捐了200万,
她并未大张旗鼓的宣传,她当时轻轻地说了一句
该到我回报社会的时候了。
如今,她选择过一种烟火气的简单生活,
其实,更反映她内心的平静与丰盈。
人到了一定年龄,就会醒悟到
其实,真正的生活品质与是否穿名牌,是否住豪宅,是否开豪车,无关。
张曼玉这一生,
名利,她都享有过,
各种名牌、奢侈品,她也早已体验过。
每段恋情,无论时间长短,她都用心对待,
结束时,她坦然接受,
然后以最好的状态重新出发。
她这种松弛的心态,真的很难得。
58岁的张曼玉,任自己自然老去,
这是一种底气。
更是悟透人生真谛后的通达。
星野道夫在《在漫长的旅途中》中写道
人的一生,总是为了追寻生命中的光,而走在漫长的旅途上。
张曼玉一直从容淡定地追寻着自己的光,
她的内心足够丰盈,见过繁华,享过奢华,
如今,到了58岁,她也能回归简单,低调。
张曼玉这一生,也许不够完美,但她绝对活出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