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6侵权争议始末:短暂停售背后的法律较量
曾有一场涉及苹果公司旗舰产品iPhone 6和iPhone 6 Plus的侵权风波闹得沸沸扬扬。在2016年,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做出了一个决定:认定这两款手机侵犯了深圳市佰利营销服务有限公司的外观设计专利权,并责令苹果公司立即停售。这一决定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也引发了苹果公司的强烈反应。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指控,苹果公司并未选择沉默应对。他们坚决否认侵权指控,并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决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经过双方的激烈交锋和法院的深度审理,最终在2017年3月24日,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做出了一审判决。
法院经过仔细审查后认为,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在做出停售决定时存在多项违规行为。其中包括违反了依法行政原则、听证原则以及行政公开原则。更为关键的是,对于涉案专利和被诉侵权设计之间的区别设计特征的认定,存在明显的遗漏。基于这些原因,法院最终决定撤销北京市知识产权局的停售决定,并确认苹果公司并未侵犯佰利公司的外观设计专利权。
这一判决无疑是对苹果公司的一次重大胜利。它不仅让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得以继续在全球范围内销售,也为其他可能面临类似问题的公司提供了宝贵的法律参考。这场法律较量充分展示了法律的公正与严谨,也让我们看到了苹果公司对于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和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