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纪录片新标杆!《人生第二次》研讨会聚焦
“种子被埋在大雪下
安静发芽
……
而我在爸爸妈妈看不到的地方
偷偷长大”
两年前,纪录片《人生第一次》中孩子们的诗温情且治愈,让人们体验到从“出生”到“告别”十二个关键节点的小确幸与小忧愁。
两年后,“人生三部曲”的第二部《人生第二次》如期而至。这部由央视网、SMG、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纪录片,在多个平台同步上线。截至目前,B站总点击量已超过3200万次,豆瓣评分高达9.3。
7月8日下午,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主办的纪录片《人生第二次》专家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央视网领导、主创团队、业内专家、合作方代表等共聚一堂,共论《人生第二次》的艺术品质、创新探索、融媒传播与文化传承。
“《人生第二次》纪录片在题材、理念和架构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突破,它勇于表现现实人生的多面性、丰富性,八集片子八个主题,在无声的反差、比对和碰撞中,给予观众丰富的思辨空间,其深邃的精神内核是打动观众的关键。 ”
研讨会称赞,《人生第二次》用480分钟的体量呈现人生的命运起伏,更复杂的表达,更深刻的剖析,更犀利的探讨,分量很重,但表现形式又很亲切、很新潮、很好看。
真实、多元贴近青年语态,央视网创新布局打造人文纪录“新厂牌”
漫漫人生,莽莽天地,何其广阔,高山低谷,悲欢离合,又何等沧桑。
从人生河流“第一次”的缓缓流淌,到“第二次”的大风大浪,四组关键词、八幅人生图景,用多方视角观察普通人在穿越决定性瞬间时的选择与命运,《人生第二次》更像是一部“中国百姓的现实主义生活图鉴”。
要记录、刻画这一生活蓝图,离不开制作团队的人文思考、真实表达与美学呈现。向着人生更深层次的角度进发,探索人生题材新IP,这彰显了央视网打造纪录片“新厂牌”的创新内容布局。
央视网的创新战略布局有时间、空间感的打造,也有对价值观的、提炼和升华。从“人生三部曲”IP,到《新兵请入列》《人生在市》等,央视网的纪录片正以持续的创新开掘、独特的价值呈现,成为极具标识性的大众视听符号。
对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党委书记、董事长,央视频公司总经理过彤表示“塑造人物形象,挖掘人物故事,关注人物命运,是央视网制作团队始终坚守的人文情怀。正如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组书记、台长兼总编辑慎海雄所言,‘电视文艺工作者只要坚定文化自信,勇于坚守、善于创新,真正做到用心用情用功,就能够用诚意和创意打动人心,就能够做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就能够跨越“高原”攀上“高峰”。’正是以此为引领,央视网推出了一系列守正创新、兼具口碑热度的代表作品。”
比如《人生第一次》,以人的一生为时间坐标,记录了出生、上学、结婚……养老、告别等各个不同的人生阶段;
比如《新兵请入列》,以新兵入伍为时间坐标,记录了新兵从入伍第1天到第180天的渐进与变化;
比如即将上档的《人生在市》,是俗世场景的菜市场,从东到西、从南到北,以方言俚语作为主题串联,展现幅员辽阔中国市井的烟火人间。
这些作品,描绘了当代中国人平凡生命中的动人情感,诠释了当代中国流动变化的时代精神,开拓了新时代文艺创作的新境界。
事实上,央视网不仅在选题上立足现实,在话语表达上,也坚持打造具有总台特质的互联网视频内容和IP节目。
例如在刚刚过去的香港回归25年报道中,央视网推出的创意微视频《以梦为马》,生动表达香港和内地亲如一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价值取向,得到了各界尤其是文化界、博物馆界人士的高度肯定。
再比如全新场景式纪实访谈节目《云顶对话》,在字里行间和光影世界里,传递有丰度的“云”端思想,勾勒当下社会中隐而未现的生命轮廓,首期节目对话俞敏洪,畅谈“东方甄选”爆火背后的故事。
无论是《人生第二次》用纪录片的方式鼓励年轻人披荆斩棘,直面生活中的波折与困惑,还是《人生在市》描绘的人间烟火,或是创意微视频展现的中国文化,央视网正用真实、多元的语态靠近年轻用户。
“人文纪录新厂牌,人生题材新IP,文艺创作新境界”,这不仅是针对“人生”IP系列和纪录片,更是央视网内容领域的整体布局和要求。这些闪耀着人文精神和时代光辉的作品,代表了央视网“以人为本”的创作理念与文化基因。
聚焦、透视人生命运起伏,多方联动助力人生“新IP”出圈
没有重复“第一次”的叙事逻辑,“命运重启”成为《人生第二次》的切入口。
央视网、央广网、国际在线总编辑骆红秉指出“作为央视网‘人生三部曲’IP的第二个系列,它将镜头投向了重新来过的人生故事,观察命运漩涡里的人们穿越大风大浪的瞬间,以此表达普通中国人的情感世界。《人生第二次》创作周期更长、难度更大,背后所传达出来的意涵也更为丰富、立体、多元。”
只有足够多时间的记录,足够近距离的观察,对人物、对人生、对故事、对社会,有足够深刻的理解,才能运用素材进行文艺加工。事实上,一年多时间的跟拍,超一万小时的素材,才最终汇聚成8个60分钟的《人生第二次》。基于此,纪录片的叙事更加鲜活饱满、富于深度。
他表示,“‘人生三部曲’从不同切入点共同描绘一本立体的、意蕴隽永的人生图鉴。而这只是央视网整个人文系纪录片版图中的一块,更大的疆域正在被搭建。”
“人生三部曲”IP以“人生”为母题,奠定了央视网以“人文”为方向的纪录片发展策略,也坚定了央视网打造人文纪录片厂牌的目标和愿景,力图让创作视角回归普通人,回归现实生活,回归人文传统。
央视网副总编辑唐晓艳表示“《人生第二次》的记录纬度从个人延伸至人生,乃至人间,不拘一格的故事讲述模式,一如既往的人文价值追求,让央视网继往开来、守正创新,成为了互联网纪录片的一股清流,一股真实的力量。”
八集纪录片以《圆》《缺》《纳》《拒》《是》《非》《破》《立》四组看似对立的关键词命名,这样两两相对的逻辑,实际上与中国人一直以来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相照应。
《圆》记录被拐的卫卓18年后与血亲重逢,《缺》里有群被爱遗忘的孩子和用26年收养120多个儿女的“老爸”柏剑;
《纳》是因车祸高位截瘫的何华杰与自己和解的过程,《拒》是几位女性不甘被容貌左右的修整人生;
《是》为每位申诉人打开检察案卷,《非》关注刑满释放人员重新融入社会的救赎;
《破》和《立》都是女性视角,前者冲破婚姻的围城,后者是流水线女工的进阶日记。
《人生第二次》用八集内容打开了八个不同的主题,正如央视网视频生态事业群内容总监、《人生第二次》总制片人张昊所说“我们要为观众‘推开世界的门’,唤醒大家去发现那些平时或被忽略、或被误解、或被片面定义的人和故事;用思辨视角,去看待人生大河里那些暗流涌动和波浪翻滚的特殊时刻,在命运重启之际,领悟东方智慧中关于抗争与和解的处世哲学。”
用冷静客观又不失温情的视角呈现中国人骨子里的坚韧和生命力,或许这正是《人生第二次》能够位居全国省级卫视22点档后段节目收视率第一,能够登录美兰德纪录片综合指数第一,能够先后获得人民日报、人民网、光明日报、央视新闻等官方主流媒体集中报道的原因。
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雨人表示“节目关照困境儿童、出狱人员、申诉群体,关注打拐之后的故事,出狱之后的境遇,判决之后的撕扯等等,这让《人生第二次》拥有了‘新闻内核、纪实表达’的底色。以故事为入口,去透视社会议题背后的时代背景,重新聚焦和审视其中的人际情感、社会伦理和价值观。”
而在互联网端,在B站,用户通过弹幕与主人公隔屏互动,发自内心为主人公担忧、高兴,反映了用户在观看这部纪录片时的心态、共情的地方,体现了融媒体环境下,平台联动所达到的强传播效果。
诸如第一集《圆》中,当卫卓因两个家庭的撕扯情绪崩溃,质疑自己是不是做错时,用户都在弹幕表达“不,你没有错。”
第四集《拒》中,当冯婷完成二期手术时,用户也会用弹幕表达“你真的很好看,要自信!”、“妹妹加油!”,这些都为整部作品带来了正反馈的效果。
与此,导演团队在评论区发布导演手记,主人公现身评论区发布个人感想,营造了作品与观众交互的良好氛围,拉近了作品与观众的距离。
,B站30余位优质UP主自发地为项目进行宣传及二度创作,都为《人生第二次》带来了更多元的讨论及思考。
于是,在这次台网合作中,B站纪录片制作中心高级顾问朱贤亮表示“传统纪录片和新媒体纪录片基于各自不同的诉求,在一些创作手法跟风格上,互相照应,充分发挥传播方法上各自的优势,取得了共赢的效果。”
“人生”为题,“人文”指向,书写中国式生活哲学“新华章”
正如研讨会所指出的,《人生第二次》聚焦的是足以影响人生的重大转折,它更复杂更深刻,对于人生,每个人显然都有着截然不同的期许想象,这座华丽且坚实的生命世界,在《人生第二次》里一边破碎、一边重建。
那么,《人生第二次》重建了什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指出“整个作品的真实性是强大的,给人一种原生态的感觉。纪录片敢于直面生活的残酷,无论是拐卖儿童的现实存在,还是由此给所有的家庭,特别是当事人造成的悲剧,纪录片没有回避这些矛盾,这让人对我国的纪录片创作有了更多期待和信心,一下子感觉纪录片与我们的生活距离很近了。”
显然,《人生第二次》有非常好的创作理念,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真实表达。这种真实性正是它的动人之处,对人鼓舞的力量也就更强了。
除了真实性,《人生第二次》的艺术价值还在于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思维革新的方式。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首届主席仲呈祥强调“《人生第二次》启示我们要摆脱长期以来制约着我们,包括纪录片创作在内的整个文艺创作的一种二元对立——‘非黑即白’、‘不是就非’那种单向思维的创作方式,启示人们用一种辩证思维的方式多方位思考,全面把握,兼容整合。这个纪录片就是通过一个一个讲好中国的故事,来帮助我们懂得反思,这是民族最深刻的思维变革。”
“,要把人生论当成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人生第二次》就是解决人生论美学的”,仲主席如是说,“《人生第二次》启示我们中华民族在面对复杂严峻的人生时,要以一种高远的精神境界从容应对,真正成为时代的主人、历史的主体,意义非同小可,这是超越纪录片本身的含义。”
引领风气之先,研讨会为《人生第二次》锚定定位。研讨会上,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团委员、创作研究部主任、研究员何向阳阐述“《人生第二次》带领我们体验了人生母题、讲人文故事、传人心精神,在艺术呈现上是非常值得我们推崇的,其内核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则认为“人文纪录片的核心就是关注人,尊重人,帮助人。《人生第二次》回归到人的层面进行现实主义的关注,描写时代当中的人的悲欢离合,来表现人性的力量。 与《人生第一次》相比,这季更近、更长、更实,这就决定了片子的质感。”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教授高贵武从媒体责任、创作路径、人生主题、视听融合四个层面对片子进行了点评“我们经常把媒体比作是一个探照灯,它的责任在于照亮人生,照进现实,把我们平时可能没太注意到,或者说忽视掉的、司空见惯的一些东西重新放在我们面前,让我们来凝视,引起我们的思索。《人生第二次》正是这样的作品。”
那么,我们看中国的人文故事期待发生什么?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宗伟指出“人文两个字说的非常好。我们每一个个体化成天下,我们是天下的,我们是在群体中的个体。《人生第二次》靠什么打动互联网上的后浪们?靠的是用影像告诉他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讲的是和、知进退,不是钻牛角尖。立象以尽意,方是中国哲学。”
“我觉得《人生第二次》是在命运的极端遭遇中呈现了坚韧、勇气和担当,在巨大裂缝中看到了光明的涌入,更沉重但依然有生命的暖色,更犀利但依然有感性的柔软,更复杂但依然有人性的精妙。”《半月谈》杂志社副总编辑丁玫如是说。
而《中国青年报》文化中心副主任郭韶明则从青年视角、女性视角、媒体视角对《人生第二次》做了解读“这部纪录片从选题到语言都很贴近年轻人,它文本是很加分的,解说词诙谐、幽默,不动声色又很有内容,可能你上一秒还在笑,下一秒泪点就来了。采访对象选得好,故事又有张力。”
路遥在他的小说《人生》中,这样写道
“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
从《人生第一次》到《人生第二次》,纪录片试着向着人生幽深处不断进发。研讨会认为,纪录片《人生第二次》的热播,是央视网在内容布局上的一个新实践、新成果。未来,希望央视网勇挑探索历史、记录时代的重任,继续坚持青年文化引领姿态,创作出更多优质内容,展现主流媒体的正能量。
娱乐八卦
- 江珊个人资料简历 江珊演的全部电视剧
- 贾乃亮邀张柏芝做客 张柏芝和贾乃亮
- 贾乃亮王子文分手时间 贾乃亮王子文多久在一起
- 贾乃亮李小璐最新报道,贾乃亮李小璐最新报道
- 贾乃亮李小璐官宣二胎 贾乃亮承认李小璐怀孕
- 黄子韬个人资料 黄子韬个人资料简介及家世近况
- 黄有龙娶赵薇只是接任务 黄有龙和赵薇真实感情
- 黄奕的两任丈夫 黄奕的两任丈夫照片对比
- 黄晓明张小斐官宣结婚 黄晓明张小斐官宣结婚了
- 黄晓明已死现在是替身 黄晓明已经是替身知乎
- 黄晓明杨颖离婚的原因 黄晓明杨颖离婚原因是黄
- 黄晓明杨颖儿子 黄晓明杨颖儿子照片
- 黄晓明离婚原因揭秘 黄晓明离婚没_
- 黄晓明和杨颖 黄晓明和杨颖的宝宝归谁
- 黄晓明个人资料简介 杨颖个人资料简介
- 黄光熙整容前 黄光熙最近在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