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峰爆》聚焦当代铁道兵 以银幕致敬中国基建人

娱乐圈 2023-04-03 14:40www.nkfx.cn娱乐圈头条
他们,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兵种;他们,为了祖国的千山万水,奉献着一代代青春; 他们,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也沐雨栉风,无惧险阻...... 他们就是中国铁道兵,撑起“铁胆”精神,永远奔赴在祖国最需要的地......

《峰爆》聚焦当代铁道兵 以银幕致敬中国基建人,
他们,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兵种;他们,为了祖国的千山万水,奉献着一代代青春; 他们,逢山凿路、遇水架桥,也沐雨栉风,无惧险阻...... 他们就是中国铁道兵,撑起“铁胆”精神,永远奔赴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当灾难来临,一座城池陷入危险。山崩地裂中,有一群人义无反顾挺身而出,不惜一切代价护城救人。在最危急的时刻,青年铁道兵洪翼舟(朱一龙饰)为挽救十几万云江县人民,决定独自执行危险任务。

“你知道你上去可能就下不来了吗?”“知道,但值得。”简单的话语,却诠释了他面对灾难的勇敢。

这是《峰爆》中的一个情节,,也展现了当代基建人、当代铁道兵的无畏精神。

近日,人民日报微博发布了一首献给铁道兵的歌曲,歌词细腻动人,描述出了一位从铁道家属到铁道兵的心路历程。(点击观看精彩泪目!一首献给铁道兵的rap)

“才一千多公里,有几千个墓碑。扛着铁锹钢钎用血肉之躯闯入涌水、塌方、流沙、瓦斯、岩高温、滑坡、落石。”

“你说不好受,被碰掉一排牙的平淡午后,缝了七针以后从没在饭里有肉。”

“你说以为在这受的苦也够了,直到看到最好的战友空荡荡的左袖。”

不少观众听后感动落泪,纷纷向铁道兵致敬;

也有观众呼吁更多人了解这个群体;

还有网友在评论中讲出自己的故事“我父亲就是铁道兵,重庆的山路山洞都是他们开拓出来的,而每建几公里的路就有一个战友永远留在了那里。”

正如歌词中的表达,当代铁道兵不惧以身犯险,身挡千层风浪,以平凡之躯,行英雄之事。

英雄的铁道兵,一直以来都是为祖国编织经纬的坚实力量,电影也记录着一代代铁道战士风雨淬炼的殊勋茂绩。

当代铁道兵

舍生忘我、义无反顾

“太燃了,这就是我们经历过的现实!”

《峰爆》首映礼上,奋战一线的救援英雄、基建英模、老铁道兵们在观看过影片后,如此感慨道。

首映礼中,来自国家隧道应急救援中铁十七局的胡东坡说“感觉身临其境,记得2019年一次隧道塌方抢险,我们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看到影片中那些救援场面,就与我所经历的一模一样。”

参与过成昆线修筑的老铁道兵张新成也动情表示“这部电影看得我心潮澎湃,因为当年我也经历过透水事故,有一个战友穿着雨衣雨裤,被埋在塌方里再也没能出来。”

《峰爆》首映礼,朱一龙向老铁道兵鞠躬致敬

影片中,透水、塌方、暴雨、山体滑坡几个重大灾害,像多骨诺米牌一样相继发生。

为解救受灾群众,老铁道兵洪赟兵义无反顾选择以身犯险,而为了挽救整个云江县的百姓,洪翼舟更是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一条可能会牺牲小我的路。

正如前文中洪翼舟的那句台词“知道,但值得”。

朱一龙在拍摄过程中深深被老铁道兵的精神打动,他在微博中说道“向铁道兵精神致敬”、“什么是中国式救援,是舍生忘我,义无反顾”。

黄志忠也表示,非常感触于退伍铁道兵洪赟兵的人物设定。他认为,对于洪赟兵而言,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作为军人的本能,“老铁道兵脱掉了军装,底色永远是军人。”

他们不仅用血肉之躯为祖国开山筑路,也心怀大义,灾难面前坚持以人民生命至上,冲锋陷阵之时永远满怀赤子之心。

片中台词也称“铁道兵是和平年代牺牲最多的兵种”。

“天高我敢攀,地厚我敢钻。汗水滴开千重岸,风枪打破万重山。”

黄晓明在《你迟到的许多年》中,边喊着这样的口号边在隧道中挖铁道,他饰演的正是一位当代铁道兵。

电视剧复刻了一群热血青年在条件艰苦的隧道中抢修铁路的画面。

而这部剧的原著作者严歌苓,正因有着多年铁道兵的经历,才写出如此作品。

她曾表示“我创作的初衷是因为佩服铁道兵,他们是和平年代最英勇善战、最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铁之部队。”

抗战时期

勇敢乐观、民族脊梁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这首耳熟能详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出自于经典电影《铁道游击队》,它也是中国电影史上最早记录关于铁道战士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山东临城(今 山东枣庄)的一支铁道游击队在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的带领下,活跃在铁路线上,与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

片中的人物都有真实原型,战斗故事也确有其事,游击队员们面对侵略时坚决的抵抗态度与必胜的乐观精神,感染与鼓舞了当时的大批观众。

黑白底片上,铁道战士们闪耀着英雄的色彩与光辉。

而“铁道游击队”的故事,也经历过多次的改编,呈现出了不同的艺术表现方式。

有电视剧,舞台剧,还有多次翻拍的电影。

其中,2016年上映的《铁道飞虎》,由成龙、黄子韬、王大陆主演。

这部影片用香港功夫喜剧的方式讲述了抗战故事,也让更多年轻人了解了在当时普通却不平凡的热血精神。

而择期上映的《铁道英雄》,同样是根据这段历史故事改编,从剧照来看,蒸汽机车、硬核枪火,尽显“刚硬”质感。

杨枫表示“希望用年轻的视角,最大限度还原和展现铁道英雄们的时代品质,是他们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解放全中国的高亢号角开始吹响。

第一支铁道兵团在解放战争中建立,“前方打到哪里,铁路就修到哪里”,铁道兵肩上的钢轨追逐着解放的炮火向前延伸。

纪录片《永远的铁道兵》复现了这一重要时刻。

辽沈战役,两军对垒,他们用三个月修复了东北地区满目疮痍的铁路干线;平津战役,天津刚刚解放 3 个小时,铁道兵就让列车开进了天津城。

中国铁道兵,用钢轨为兵团的快速调动创造条件,也为新中国铺就了一步步走向解放的光明大道。

抗美援朝

艰苦奋斗、保家卫国

2020年,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的影片《金刚川》上映。

拖着残躯怒吼着的高炮兵排长、主动吸引火力的炮兵连长、用血肉之身筑起人桥的工兵连战士,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而这个故事中工兵连的原型,就是中国铁道兵团。

1950年,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发动侵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与此,铁道兵团陆续入朝执行铁路保障任务,他们边前进、边抢修,在严冬里相继修复了遭受严重破坏的沸流江、大同江、大宁江、清川江等桥,使平德线、平元线、平北线、京元线、京义线迅速向前延伸。

自从他们来了以后,朝鲜的铁路桥梁就成了“炸不断的桥梁”,他们的口号是“敌随炸,我随修,路随通”。

中国铁道兵团创建了一条“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朱德总司令为中国铁道兵团题词“人民铁军”。

1950年朱德题词

即将于国庆档上映的影片《长津湖》在释出的物料中,亦有对铁道工程的刻画。

战士们整齐地站在铁路旁,面前红旗飘扬,他们正准备踏上入朝的火车。

火车之上,他们临走前看望家乡的一眼,眼神中坚定的信念,有必胜的决心。

“逢山凿路、遇水架桥,铁道兵前无险阻;风餐露宿、沐雨栉风、铁道兵前无困难。”这是中国铁建的口号和宣言。

从中国人民革命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再到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铁道兵作为人民解放军军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他们不忘初心、不言后退的奉献力量,汇聚成了气壮山河的铁道兵精神!

致敬中国铁道兵,致敬中国基建人!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