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在足尖让人“难说再见” 海派芭蕾沉浸于

娱乐圈 2023-04-05 11:33www.nkfx.cn娱乐圈头条
  沉浸式芭蕾《难说再见》在上海音乐厅演出 记者 王凯摄  一面海派芭蕾的旗帜、一座90岁的文化地标,它们共同孕育的沉浸版原创芭蕾《难说再见》会带来怎样的艺术碰撞?  “艺树计划”倾力呈现,上海大剧院......

融入在足尖让人“难说再见” 海派芭蕾沉浸于90后音乐厅,

  沉浸式芭蕾《难说再见》在上海音乐厅演出 记者 王凯摄

  一面海派芭蕾的旗帜、一座90岁的文化地标,它们共同孕育的沉浸版原创芭蕾《难说再见》会带来怎样的艺术碰撞?

  “艺树计划”倾力呈现,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旗下上海芭蕾舞团、上海音乐厅联合制作的沉浸版原创芭蕾《难说再见》在修缮一新的上海音乐厅首演,带来新艺术和舞蹈的多维艺术碰撞,让看过人都说:“想一看再看,难说再见!”

  舞者和观众“零距离”

  金色的雕花穹顶下,16根罗马柱环绕的汉白玉旋转楼梯上,身材颀长的芭蕾吴虎生在手风琴略带忧伤的音色中缓缓起舞……沉浸版原创芭蕾《难说再见》脱胎于上海芭蕾舞团首席演员、国家一级演员吴虎生首次以编导身份创排的同名作品。这部诞生于2017年的作品围绕“成长”主题,在剧本、舞蹈编排上都融入了吴虎生本人对生活的体会与观察,借助原创芭蕾灵活的肢体表现形式与古典音乐的多重律动,在缅怀过往、坦然面对取舍的同时展望未来。

  时隔三年,此次的沉浸版仍由吴虎生担纲编导、领衔主演,上芭主要演员戚冰雪、袁岸璞、孟繁宇,以及独舞演员涂瀚彬等新生力量主演,在音乐厅不同场景的变换中接力“登台”,一次突破性的创新尝试,关系着芭蕾表演方式一次因地制宜的重塑,亦与芭蕾训练中秉承的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相通。

  这是吴虎生首次将自身融入建筑风格中进行表演。虽然舞蹈引来了连连赞叹,可“挑剔”的他还是觉得不甚满意。一曲舞毕,他第一时间和小伙伴商量细节上的调整。吴虎生直言:“沉浸版表演对芭蕾舞者的要求非常高,这次的五位演员从团里最主力的演员中精挑细选后上阵。观演距离的改变,意味着表演细节的放大,演员的一个情绪,一个表情,哪怕是一个很细小的嘴角上扬,观众们都可以轻易地观察捕捉,所以说对于舞者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走下舞台,“沉浸”于空间与人群之中,舞者以最真实的肢体表现,与时空和观者互动。而观众们作为聆听者、参与者,在场景气氛的渲染与切换间,感受舞蹈音乐语言、多媒体艺术与历史空间交织的独特场域,近距离走近舞者、走进原创芭蕾。

  探索多元文化交融

  历经一年半修缮,90岁的地标建筑上海音乐厅新装“重启”。此次沉浸版原创芭蕾《难说再见》的推出,让音乐厅的北厅、南厅、舞台和走廊等不同空间衍生出更多可能,原创芭蕾、音乐演奏、新媒体艺术交互融合,将音乐厅的建筑之美,和音乐之美、舞蹈之美相融合。在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看来,沉浸版 无疑是音乐厅又一次深度拓展表演新空间的尝试,亦是一部为音乐厅注入跨界基因的制作。

  据悉,为保护芭蕾演员,依据音乐厅各个空间的尺寸,“艺树计划”特地定制了适合舞者表演的地胶,地胶分为黑、灰等不同的颜色,以适应新媒体艺术创作。根据原剧舞蹈编排与音乐厅的空间特点,每个表演区域均有音乐家的现场演奏,包括手风琴、古典吉他、大提琴与钢琴。

  上芭、音乐厅为了使演奏曲目与舞蹈的表达充分契合,在保留了部分原剧音乐的基础上,新加入了由手风琴演绎的巴赫《F小调羽管键琴协奏曲》以及大提琴演绎的《D大调大提琴无伴奏第六组曲》等,舞者与音乐在光影浮动中对话,使观众们沉浸在“难说再见”的艺术时空中。

  据悉,继沉浸版原创芭蕾《难说再见》后,今年“艺树计划”之“芭蕾有你”工作坊即将结业,医护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城市规划师、都市白领、学生等各行各业学员即将“成团出道”,作为“彩蛋”环节亮相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的演出舞台。本报记者 朱渊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