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科举最难的是在明朝 书生要想考中举人和进
今天奇闻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说起高考,笔者就很容易联想到古代的科举。,我对当今的教育制度没有过多的了解,但对于古代的科举,自认为还是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的,那么借着这个机会,就来说一下科举最难的,考个举人和有多难。
其一、生员参加乡试的配额
明代取士的途径凡三变明初时期以举荐为重,不太讲究科名;明中期,举荐、贡举、制科并行,虽将科名,却不以科名加以限制;晚明时期,科举为重,以科名为入仕限制。,本文的内容应当限定在晚明时期。
科举功名从低到高分别为生员()、举人、进士三大类(细分则不止)。读书人考个生员已经十分不易,若是参加乡试得中举人,其间所经历的辛苦,非常人所能体会。
明代科举史上不乏幸运儿,年少即登科。但更多还是屡试不第,终老未中。其中也有很多生员,经过多次乡试,幸而得中举人。
那么生员中举为何如此之难呢?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地方的府、州、县对生员有配额的限制,而且表现出一定的不公平性。
怎么来理解配额限制呢?意思就是各府、州、县按照朝廷的定制,规定了允许参加乡试的名额。晚明时期,生员的基数还是很大的。一般的县就有生员一二百名,大一点的县则有三四百名。
以江苏(南直隶)丹阳县为例,在学的生员人数有213名,而朝廷规定可以参加乡试的仅有28人。以全国的情况来看,多的县参加乡试的生员则有五六十名,次者三四十名,又次者二三十名,至于偏远的县,仅仅十余名,甚至只有四五名。
从相关的数据来看,全国各县的生员数量相差并不大,平均数都维持在二百以上。而参加乡试的配额平均下来只有三十名左右,整体比率大致也就在10%左右。
问题是,各县的配额并非完全按照成绩来进行判定,其中有一些是走后门有背景的。而那些成绩优秀的生员,有很多无缘乡试,这也是明代乡试中不公平性的一种体现。
这一点,后来的就做得比较好,清代规定,凡是各省生员,只要通过了乡试前的统一考试,都可以参加乡试。尽管举人的录取比率和明代相差不大,但至少可以保证公正性。
其二,乡试中举的比例
在乡试中举比例的问题上,张居正曾说“遇乡试年份,应试生儒名数,各照近日题准事例,每举人一名,取科举三十名,不许过多一名。”也就是说,乡试中举的比例在初年时,被设定在三十取一。
不过,根据其他史料的统计,张居正所谓的三十取一不过是短时间的规定,事实上晚明时期,各省的中举比例也有高于这个数字。以顺天府为例,平均中举率为4.6%,湖广平均中举率为4.9%。也有少于三十分之一的。
按照正常的思维,文化发达的省份,比如南直隶的江苏、浙江等省份,乡试中举的比例应该更低,可事实情况却非如此。
如果将各省地区的竞争强度由高至低进行排列,则为贵州、江西、浙江、陕西、河南、应天、云南、云贵;四川、福建、顺天、广东、山西、湖广、山东、广西。贵州为竞争最为激烈的省份。
贵州、云南、陕西等省排在前列实在出乎意料,这充分说明了晚明时期,这些偏远省份的教育发展十分迅速,已经和内地差别不大。
,云贵地区竞争激烈,也是因为内地省份的生员冒籍应试的缘故,因为一直以来,内地省份读书人多名额相对较少,所有出现了不少考生冒籍的情况。正式由于冒籍现象的存在,从而导致了这些偏远省份的竞争日趋激烈。
至于江西、应天、河南等地区排在前面,基本上与事实相符。这几个省都是乡试大省,一直以来竞争都很激烈。越到后面,生员的数量越多,而乡试的配额却是固定的,乡试中举的难度也就越大。
晚明的乡试,平均录取率为三十取一,这个比例看起来似乎还没有今天考清北的难度大。不要忘了,在乡试之前,数百名生员还要争抢为数不多的乡试名额,这样算起来,一个生员要想考中举人,简直难如登天。
中了举人之后下一步就是冲刺会试,对于会试朝廷并没有限制配额,规定凡是举人都可以一体参加会试。但会试同样也有很高的淘汰率。录取比例为十取一。
这样算下来大致就有一个结论一个县三百名生员选三十个名额参加乡试,这三十个人中只有一人可以中举,至于中进士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十个县只能出一个进士,即便这样算不严谨,但也可以肯定,平均下来几个县才能出一个进士。,当时就有“金举人,银进士”的说法。
显然,在明代考个进士比清北要难很多,99%以上的考生无缘进士。更何况,乡会试是三年举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