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皇帝的女儿 公主和格格有什么区别
很多人都不了解格格和公主,接下来跟着奇闻网小编一起欣赏。
“公主以下及额附之俸,固伦公主岁给银四百两,和硕公主三百两,郡主二百五十两,……和硕公主额附二百五十五两,郡主额附二百三十两,……七年初定公主以下禄米有差,岁给公主郡主各一千石。”
很长时间里,清朝宫廷剧受到了公众的认可与喜爱,甚至很多女性朋友还一度畅想着自己可以穿越回大清后宫成为一代宠妃。其实,处于清朝政治权力最中心的后宫之中,大到等级封赏、孝小到日常称谓都是极有讲究的。
如《清朝文献通考》中的记载,光是不同等级的公主,所享受的待遇都是不同的。
说到这,有一个问题是长期以来被很多人忽略掉的,那就是清朝女眷们的称谓,尤其是公主与格格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千万不要单纯地以为,公主与格格都是皇族女儿,地位不相上下,其实,清朝有关于公主与格格的制度规定有着十分详细的规定与记载,还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样简单。
“草创阔略,宫闱未有位号”出自《清史稿.后妃传序》,太祖之初,不仅仅福晋没有名号,就连同汉王的女儿也没有明确的爵位封号,几乎都是“格格”的称呼,这样的称呼和的“小姐”类似。
清朝在建立以后,慢慢地才将清朝的后宫制度完善。“五宫并建,位号既明,等威渐辨”,皇太极效仿制度,开始对女儿的称谓开始加以明确和区别。
等级森严的公主制度
大家对公主这个称呼都是相当的熟悉,因为这个称呼从古到今都有的,是可以最早追溯到的公主。公主很容易理解,只要是皇帝的女儿都可以称为公主。
在清朝,公主还又分为两种等级。一种是固伦公主,这种公主指的中宫皇后嫡出女儿。一种是和硕公主,这种公主指的是后宫妃嫔庶出女儿。只要从字面上就知道固伦公主的地位一定是高于和硕公主的。
清朝是满洲人打下的天下,所以他们开始建立清朝的时候。满洲人内心是很排斥汉人的,只是在之后一起生活中,慢慢接纳了汉人。在制度和待遇上,汉人的待遇和满洲人待遇是很大区别的。
清朝建立的时候特色文化是以满文为主,固伦,满文文字中的意思就是天下。这样的称呼对于当时的女性来说,可以说是最尊贵的身份了。只是因为固伦是皇帝和皇后结合所出生的女儿,才能有这样的身份。
和硕,满文文字中的意思就是地方。和硕公主也就是皇帝和后宫三千佳丽所生的的女儿。身份明显低于固伦。
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情况,就是皇帝对某个庶出的女儿特别宠爱,或者庶出的女儿所嫁给的夫君家室特别出众,地位显赫,这样的庶出公主也会破例册封为固伦公主。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虽然生母不是皇后,她的生母是令妃魏佳氏。如果按照规定应当封为和硕公主。
其母令妃是皇帝最得宠的妃子,而且和静公主的婆家地位很高,实力雄厚,拉旺多尔济是她丈夫,也是超勇亲王策凌的。策凌是对整个大清王朝都有着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
他曾经被《啸亭杂录》评价为“蒙古王公以勋劳侑享庙廷者,王一人而已”。拉旺多尔济身为他的孙子,从小就在在乾隆养在皇宫之中,平时尊称乾隆为汉阿玛,连乾隆都说,和自己的儿子一样,这样的受宠程度不同寻常。和静公主拥有这样强大背景的夫家,封为和硕公主也是理所的。
公主的身份也会决定他们丈夫身份,公主结婚以后,丈夫也会根据公主的等级分别获得固伦额附,和硕额附。《清史稿》“公主额驸,位在侯、伯上。尚固伦公主曰固伦额驸,秩视固山贝子;尚和硕公主曰和硕额驸,秩视超品公。”
,公主的地位还是要比他们的丈夫高好几个等级,额附还有额附的父母见到公主都要行叩拜大礼。所以,其实娶到公主也并不是一件那么幸福的事情。这种礼制,直到清朝后期才被慢慢废除。
不断变迁的格格制度
格格这个称呼,大家都是知道是清朝之后才有的称呼。格格其实并不完全皇家女儿,而是泛指清朝皇族的女儿。清朝有些外面的贵族之女到了皇宫,她们被皇后或者皇抚养长大后也可以封为格格。
在最初连普通大户人家的女儿都可以用格格这个称呼,制度在完善的后来,格格才变成了皇族女儿的专门称呼,就这个由来可以看出,公主的地位远远要高于格格的地位,无法比拟的。
当制度原来越完善的后来,公主确定未皇室之女的称号后。格格就成为公爵或者公爵以上的宗亲之女的称呼。这个也分为五个等级。
一等和硕格格指的是亲王爵位之女。二等多罗格格指的是分别是亲王世子和郡王爵位还有贝勒爵位之女。三等固山格格是指贝子爵位之女。四等格格就是贝子爵位的庶出女儿还有镇国公之女,辅国公爵位之女。这些也被称为宗女。
这五个等级的格格是有正式封号,还有三种正式封号格格的称呼。使女格格,亲王爵位低等妾室的称呼,也是普通人家的。
还有就是没有正式封号的贵族之女,统称为格格。古有明文规定“宗亲之女,如未奉有正式封号者,皆统称为格格”。还有就是地位高尚,和清朝朝廷有着密切联系的女性。比如,太后的侍女,就被赐予格格的称号。
现在的我们就不要被影视剧误导了,虽然格格和公主同为皇族女儿,地位却是很大的不一样。虽然大家同为爱新觉,在等级制度下,也有明显的差异。公主其实还是属于主子身份,更多时候,格格其实也就是奴才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