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担任杭州刺史时有着怎样的经历?他写下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是现实主义诗人,三大诗人之一,被后世称为”“。他与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二人合称“元白”,又与合称“刘白”。下面跟奇闻网小编一起知道一下白居易在杭州时的故事吧。
元和十五年(820年),暴死,穆宗继位。贬谪在外的白居易被召回了长安,先后担任了司门员外郎、主客郎中知制诰、中书舍人等官职。但朝中政局依旧混乱,穆宗年少荒唐,大臣们争权夺利,地方上藩镇横行。对此,白居易多次上书,却不被皇上采纳。
此时的白居易,虽然依旧忠正耿直,但已没有了当年锐意进取的精神,他对朝政不再抱有希望,索性极力请求外放。《唐才子传》说:“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里也记载:“居易虽进忠,不见听,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
二年(822年),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刺史。在路上,他写了一首《舟中晚起》,最能体现此刻的心情:
日高犹掩水窗眠,枕簟清凉八月天。
泊处或依沽酒店,宿时多伴钓鱼船。
退身江海应无用,忧国朝廷自有贤。
且向钱唐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
“退身江海应无用,忧国朝廷自有贤”,不能被朝廷重用,难免有点牢骚;“且向钱唐湖上去,冷吟闲醉二三年”,但想到杭州,想到西湖,他的心情又变得轻松起来。
既然政治上不能有所作为,那放纵诗酒、寄情山水就是必不可少的了。还没到杭州,他就写下了一首《暮江吟》: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到了杭州,面对江南的秀色,面对诱人的西湖,又怎能无诗。先看这首《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春早,,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怎能不让骑马游湖的诗人欣喜万分。
西湖不只有美丽的春天,我们再看这首写尽了杭州秋色的《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员外》:
淡烟疏雨间斜阳,江色鲜明海气凉。
蜃散云收破楼阁,虹残水照断桥梁。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
好著丹青图写取,题诗寄与水曹郎。
作者抓住了大雨刚过,彩虹尚存,即将消失的一刹那,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图画,诗里蕴含着难言的喜悦,也体现了想要和同道好友共享的心情。
当然,白居易来杭州不仅仅是吟诗喝酒、游山玩水的,他还给老百姓办了许多实事。《新唐书》记载:“(白居易)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复浚李泌六井,民赖其汲。”
筑钱塘湖堤,是白居易在杭州做的第一件大事。他来到杭州时,西湖上原来的堤岸不但堤身很低,而且年久失修,根本起不到蓄水灌溉和防洪的作用。为此,他亲自主持修建了一道拦湖大堤,彻底解决了农田灌溉问题。湖堤修好后,白居易写了一篇《钱塘湖石纪》,并刻石立在湖边。
现在的西湖白堤,后人误以为就是白居易所修,所以称之为白公堤。实际上这道堤在白居易来杭州之前已经有了,当时称为“白沙堤”,在上文白居易的诗中也可以看到。但是,人们为了纪念白居易,还是愿意把它称为“白堤”。
杭州地处钱塘江边,常受海潮的侵袭,土地碱性很重,所以居民饮水是一个大问题。时,杭州刺史李泌在城内开凿了六井,引西湖水入井,使居民可以饮用淡水。但在这时,西湖和六井的通道已经严重淤塞,白居易就带人重新疏通了输水通道和六井。对此,《西湖游览志》记载:“白居易缵邺侯之绩而浚治之,民以为利。”
白居易为杭州做出了自己的贡献,美丽的西湖也赋予了他无穷的快乐。可是,短短三年的任期很快就要到了,临别时刻,他万般不舍,又在西湖写下了一首《春题湖上》:
湖上春来似画图,乱峰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离任前,白居易把自己的官俸留在了州库中作为基金,以供治理杭州的官员周转之用。后来的官员用了之后,也总是补回原数,这笔钱一直运作到了之乱的时候。官俸留下了,白居易就从天竺山中捡了两块小石头作为纪念。
长庆四年(824年),白居易奉召回京。他离开杭州的那一天,老百老携幼前来送行。后来,杭州人在孤山南麓建立了一座白公祠来纪念他。
人虽然走了,心依然牵挂着这里。十年后,回首自己的人生经历,白居易在《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一诗里写道:“历官二十政,宦游三十秋。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
晚年的白居易住在洛阳,但他心时刻在想着江南,想着杭州,他把对杭州的美好回忆写在了这首《忆江南》词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美好的江南,最难忘的还是杭州。一提起杭州,六十七岁的老诗人依然心驰神往,一心想着“何日更重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