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马车是怎么减震的?具体设计是如何的?
说到减震系统还真的是很重要的一个东西,现在的交通运输设备都是非常的需要这个东西了,那么古代马车是怎么解决减震问题的?感兴趣的读者和奇闻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我们先说说马车吧,其实马车在中国国内的学术界争论很多,有很多的学者认为中国的马车是来源于中西亚或者欧亚草原的。
但是也有更多的学者认为马车其实在中国是本土独立起源的,反正双方是争论不休的。
最早的马车是在黑海附近发现的有2000年历史,但是中国最早发现的是在安阳的发现的,距离有1046-1600左右的历史,关于马车的起源我们本文不做讨论,小编想说的是,这个马车既然有这么久的历史,哪些说中国古代马车没减震系统的人,想必里面可能真的是误会了吧。
中国的古代马车的的确确是有减震系统的,而且就现代减震系统的鼻祖!
伏兔
根据现代考古发掘的显示,在周代就有出土一种叫“伏兔”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马车的减震系统,伏兔其实就在车舆之下、车轴之上,因为其形状和趴着兔子非常的类似,上面是平的下面是内凹的,正好能卡在车抽上,如果知道车轴和车掴还有车舆的关系的网友就知道这个伏兔是多么的重要的,不仅仅是减震更多的是起到了固定,稳固车轴的作用了。
好吧如大家还不太懂,上一张图吧。
这个就是传说中的“伏兔”了,这是最早的马车的减震系统,其实这个东西更加重要的其实还是起稳固左右,减震系统是其次,当然看史书上也有详细的记载,上图中的左边的伏兔就是《考工记》中记载的,右边就是《车制图解》中记载的,都是画出来了的。
但是其实伏兔也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不用朝代的伏兔其实完全不一样的,下面这张图里面的伏兔就显得十分的长了。
再看一张马车的横截面图吧,这个时候大家也应该知道了伏兔具体是放在什么地方了把。
(马车横截面图)
当兔
当兔也是马车中的一部分了,先看一张图吧如下:
(当兔3D图)
图中标出的当兔,处于两个伏兔之间,类似深伏的兔子,所以这是名字的由来了,这个减震的左右更加的明显了,其实大家看到这有点糊涂了,我们再仔细的梳理一遍吧。
先看马车横截面图:
从上往下看,舆底就是马车的车厢,大家看车厢这个快板子的右边是不是有向下凸起的部分,就是和伏兔链接的地方,这个时候这个地方就已经有减震效果了,再看包铸革带纹,这又是一处减震带了,最右边的三个东西加在一起,在起固定的作用下,一定是有考虑到减震的,要不为什么不直接做成直接钉死的,而要做成这种活动的呢?话说伏兔里面其实还有皮革的,那减震效果又加了一层了。
再看看中下面的当兔3D图:
掴就是大的衡梁了,不动的,下面就是轴,转动的,其实如果可以的话,是完全能在掴里面挖个洞,放入轴的,那么为什么非常在中间加个当兔呢?有的人说了,这是为了稳固,掴免得断了,其实可以搞点大木头嘛。所以这个东西的减震效果也是十分的明显。
看到这想必大家把伏兔和当兔在古代马车减震中的作用有所了解了吧,当然了减震其实也体现各个方面的,木头也能减震,修好道路也能减震,还有什么车轮包皮革,也还有车厢垫东西,都是方法,但是其实关键的部分还是车抽下面这些部件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