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洛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评价陈家洛
金庸第一部武侠小说的男主角,而且这个男主角很好地反映出了传统知识分子的弱点。说明金庸从一开始,不管他自己是否有意识到,他已经埋下了对武侠文化的怀疑和反叛。陈家洛在拥有很多当时模式化武侠小说的男主角设定的,也暴露出了他们所掩盖的弱点。
为什么人老话说“书生造反,三年不成”?而且请大家联想一下《鹿鼎记》这部反侠之作里的一个场景,一众大儒居然希望请韦小宝这个不学无术的混混当皇帝,结合历史上出现的种种流氓皇帝,你们就明白,金庸的思考实际上是一以贯之的。他在作品里提出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为什么政治的掌握者总是那些混混流氓而不是饱读诗书的知识分子?甚至是,为什么知识分子会拥护流氓做皇帝?
大家指责说陈家洛是一个失败的人物,恐怕更多是从他的为人处世和剧情历程来说的,他本身这个人物形象,我认为塑造得相当成功。知识分子那种优柔寡断,天真幼稚,大男子主义倾向都是表现得入木三分。下面简单说说。
陈家洛的悲剧从一开始继任其义父就体现出来了。陈家洛作为一个读书人,他与红花会的其他草莽兄弟事实上是有很深的隔阂的,换句话说,他们压根儿就不是一个阶级的。不记得是谁,好像是铁胆周仲英吧,刚见到这个新总舵主还吃了一惊“这不就是个公子哥儿吗?”
陈家洛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他其实是没有接替愿望的,完全是被义父绑上了战车。虽然靠自己的文武才略也算是使众兄弟心服,但他自己仍然是如履薄冰,一开始每有大事还总先要问年长的无尘和赵半山的意见,以示尊重。而金庸在倚天屠龙记后记里说过,一个成熟的政治家就得有很强的权力欲。陈家洛显然并没有什么政治野心,也没有表现出一个政治家应有的素质,这就注定他在这个位置上是必然失败的。
而他的优柔寡断也是一大弱点。这个弱点体现在红花会行动上,就是屡次错失机遇。别的不说,就说打火手判官张召重,有几次都是有机会可以干掉对方,偏偏以“此时杀你,不是英雄好汉的行径”为由放走了。这种道德上的顾虑正是书生不能成事的原因之一。的政治斗争是世界上最发达,也是最残酷的,在三千年的黑幕政治里,遵守规则的人都已经血祭了这个无底洞。为什么流氓总能获胜?恰恰是因为他们不遵守规则,不按套路出牌。天真的知识分子只能在屠杀过后,用自己的知识论证新朝代的合法性。
这个弱点在爱情上的表现,就是在霍青桐和香香公主之间摇摆。我本人是学中文的,小时候很喜欢看传统书籍,但我想告诉大家,传统文化的一些教导是非常不适合现代社会的。比如它要你含蓄内敛,要你温柔敦厚,要你谦谦君子,这就起了一个非常坏的影响,将人的性格,甚至是民族性格中最阳刚,最暴烈的棱角给磨平了。陈家洛的这种摇摆就是一部分国人(包括我)的映射,不敢正视自己内心的欲望,总是在不停自我压抑,瞻前顾后,顾此失彼,看起来似乎总是为别人考虑,实际上自己却痛苦不堪。从他对霍青桐的态度上就看得出来,李沅芷的误会产生后,他根本没有去争取,表面上强颜欢笑,内心里斤斤计较,既伤了自己,又伤了霍青桐。这就是知识分子的格局。相比之下,韦小宝虽然也许是不懂爱情,他对七个老婆是一种对商品的喜爱,但他比陈家洛强的地方在于,他敢于死皮赖脸,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哪怕用尽各种令人不齿的手段,他知道这是美好的东西,说明他至少还保留了对美的憧憬和向往。我不是要大家罔顾道德,这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气魄,不应该只存在于一个小混混上,而应该是全体国民的魂魄。
而陈家洛后来在痛苦的反思中惊觉“难道我是不喜欢她太能干吗?”则彻底暴露出他潜藏的大男子主义,这既符合当时从两宋开始对女性地位的进一步打压,也对现在的社会有警示意义,看看还有多少人是觉得女性读书无用,最重要是嫁个好人家?陈家洛代表的,是整个男性社会在杰出女性面前的虚怯。
至于他与乾隆结盟,楼上诸位都说到了他的天真幼稚,对政治斗争的残酷性缺乏认识。而我认为还有一点是孔庆东老师讲到的,在陈家洛甚至是红花会的观念里,所谓的光复汉家江山,只是要乾隆自承汉家血统,其余一切不变,“你仍然做你的皇帝”,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说明陈家洛要的不过是一个汉族皇朝的名头,至于实质却毫不关心,重虚名而轻实务,是这个民族到后期很严重的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的起源我猜测是从孔子的“名不正则言不顺”开始的,这形成了人极重名分,甚至只顾名分的特点。想想历史上的改革,包括最近一次,“不合名分”、“与祖制不符”始终是悬在改革者头上的两把利剑,稍有不慎,就要被指责“走上改旗易帜的邪路”。而讽刺的是,这也恰恰培养出了人善于绕道走,打擦边球,挂羊头卖狗肉的小聪明,乾坤大挪移之功可谓举世无双。
而陈家洛这种只要一个汉家名头的做法,在《鹿鼎记》中也被彻底否定了韦小宝(或者说是康熙)直接问几位大儒,难道恢复朱明王朝的统治,老百姓的生活就要比现在好些么?
陈家洛作为金庸武侠开篇的第一个主角,和一部《鹿鼎记》是遥相呼应的,所处时代也相去不远,《书剑》的一些思想观念,在《鹿鼎记》中都有提及,或继承发展,或有所否定。所以要更好理解陈家洛这个人物,建议将这两本书结合起来看,对金庸的思想脉络的梳理会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