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芈月rdquo;应该是ldquo;月芈rdquo;?先秦的姓氏
随着《芈月传》的热播,许多观众对先秦时代人们的姓名也开始感兴趣起来,更有各路水平不一的专家对剧中人的姓名提出了自己的批评意见。比如有人说《芈月传》里的秦惠文王不能称为“赢驷”,必须称为“赵驷”;“芈月”应该是“月芈”……笔者不揣浅陋,也就此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以就正于方家。人类在要跨入文明的门槛的时候,都是一个个以血缘为纽带的群体。大概是在生育繁衍的实践中发现了近亲结婚的缺点,所以这些血缘组织都开始禁止内部婚姻,由此产生了外婚制。当外婚制度确立,一个血缘团体也就成为了一个氏族,为了标志这个氏族与其他氏族的不同,就需要一个符号,这就是“姓”。在先秦时代的传说中,上古黄帝时期,就已经有姓了。比如黄帝是姬姓,炎帝是姜姓,舜是姚姓,夏朝王族是姒姓,等等。但是这些都只是周人的传说,很难具体确认了。商朝王族是子姓,但是他们自己在文献(甲骨文)中似乎不太用。李向平先生指出,在西周以前,姓、氏是无区别的。比如,在传说中,黄帝又称有熊氏、轩辕氏,炎帝又称烈山氏,尧称陶唐氏,舜称有虞氏,这里的“氏”是族称,其作用与“姓”差不多,都是区别氏族血缘团体的,与西周以后的“氏”意思是不一样的。真正把姓、氏区分开,并大规模地使用于社会生活,是在西周开始以后。姓、氏在周人那里,是有着严格的区别的。宋代郑樵在《通志·氏族略》里总结说:“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也就是说,姓是用来区别血缘集团的,加强同姓集团之间的认同感,促进内部团结,增强总体竞争力。“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同姓结婚,后代就不会繁盛。因为这一认识,周人非常强调“同姓不婚”的原则。比如,周王是姬姓,在分封的各个诸侯国中,也有许多姬姓国家。正常情况下,他们是不会通婚的。他们只会和异姓诸侯通婚。
而氏,则是用来区别贵贱的。周代实行的是宗法制度。贵族分为大宗和小宗。比如周王室,嫡长子是太子,是大宗,以后是要继承王位的,而别的儿子就是小宗,可能会有自己的封国。而到了各个诸侯封国,又分为大宗和小宗。诸侯的嫡长子(太子)是大宗,以后继承封君之位,其他的儿子是小宗,可能担任卿大夫,有自己的小封地。以此类推。久而久之,这些在同姓之中的不同的支派开枝散叶,形成了不同的系统,就需要区别他们的来龙去脉、贵贱尊卑,确定他们在社会中的地位。这时就要用一个符号来代表他们,这就是“氏”。
命氏的形式比较多,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以国为氏。主要是各诸侯国的国君和首都王畿内的一些贵族,他们以自己封国的名称为氏。二、以字为氏。孔颖达说:“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不得祖诸侯,乃以王父之字为氏。”(《春秋左传正义》隐公五年)这里说的“王父”,就是祖父。一般来说,最常见的是以祖父的字或排行为氏。实际上,也有以父亲的字或排行名、私名为氏的。比如孔子的祖先是宋国人,而宋国是殷商遗民,子姓。大司马孔父嘉,名嘉,字孔父。他的后代就以他的字为氏。鲁国的“三桓”,也就是从鲁桓公的三个儿子分出的三个氏,到了这三个人的儿子辈,就分别以他们父亲的排行被称为孟氏、叔(孙)氏、季氏。郑国的“七穆”,就是郑穆公的七个儿子子罕、子驷、子丰、子游、子印、子国、子良的后代,到了这七个人的儿子一辈,就以父亲的字为氏了,分别称为罕氏、驷氏、丰氏、游氏、印氏、国氏、良氏。三、以官为氏。如“师氏”、“尹氏”等。四、以封邑为氏。如鲁国的费氏、卞氏,晋国的荀氏、智氏、邯郸氏,楚国的鬬氏、薳氏、屈氏等等。屈原就是楚国的同姓贵族,芈姓,屈氏。五、以居所为氏。比如鲁国的东门氏,就是因为住在首都东门附近而得氏。春秋时代,男子称氏,以明贵贱;女子称姓,以别婚姻。女子一般用两个字来称呼。她的姓放在后面,而前面的那个字,就有很多种情况了。女子未嫁时,姓前冠以她在家里女孩中的排行,如伯(孟)、仲、叔、季。如果她是姬姓的鲁国的姑娘,就可以称为伯姬、叔姬等等。如果是姜姓的齐国姑娘,就称为孟姜、叔姜之类。出嫁后,如果嫁给国君,则把国名加在姓前,如江芈、息妫;嫁给大夫,则把大夫氏加在姓前,如雍姬、卢蒲姜。还有的,是冠以所出之国,如晋国的骊姬,出自郦戎。这些女人死了以后,往往跟随丈夫的谥号。如卫宣公的夫人,史称宣姜。也有的夫人自己有谥号,如鲁桓公的夫人是齐国人,姜姓,本来应该叫桓姜,但是她却拥有自己的谥号“文”,称为“文姜”。这种情况较为少见。从春秋晚期开始,礼崩乐坏,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革。土地分封制解体,世袭制开始动摇,社会流动性增强,世卿世禄的贵族难以再维持原来的地位,有能力的下层士人甚至平民百姓得到了上升的渠道。“同姓不婚”的禁忌逐渐被打破,而氏用来区别贵贱的功能也逐渐丧失。至战国时,姓、氏开始合一。《孟子·尽心下》里,孟子说:“讳名而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只提姓、名,不谈氏,实际上在孟子这里,氏也“升格”为姓了,不再需要仔细区分。这说明当时姓、氏已经合一,姓名形式已经与今天一样了。而那些曾经极其强大的先秦古姓,如姬、姜、妫、姚、姒等,也不再具有统一的号召力,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其“别婚姻”的功能,由氏来代替,不过这时候氏也常常被称为“姓”了。嬴姓是一个例外,因为嬴姓的秦国最终统一了天下。但是在秦朝灭亡后,嬴姓也衰落了。有人根据秦国国君是嬴姓赵氏,以及郑樵在《通志·氏族略》里总结的“姓可呼为氏,氏不可呼为姓”的原则,执着于反对称《芈月传》里的秦惠文王为“嬴驷”,坚持必须称他为“赵驷”,其实大可不必。秦惠文王已经处于战国中后期,当时对于男子只能称氏的规定已经基本上不再有效了。称“赵驷”固然不错,但是称“嬴驷”也没有什么不对的。而战国时,女子的称呼也发生了改变,不再像春秋时候那样称姓。女子常常用父家的氏,加上美称“姬”,如纪姬、卫姬、如姬、赵姬等。此时的“姬”已经不再是指周王的姓,而是女子的美称了,因为以前“姬”是王族大姓,代表着地位高贵。后来到了秦汉,还有我们熟悉的虞姬、戚姬、薄姬、栗姬等。另外,还可以由国氏(夫氏),或者谥号,后面加上尊称,比如秦宣太后、赵太后等等。不过此时女子一般还没有大名。比如“芈月”、“芈姝”这样姓名连缀在一起的称呼,在存世的正规史籍中一般是不存在的。女子拥有自己的名甚至是字,要等到秦汉了。比如刘邦的老婆就叫做吕雉,她的妹妹叫吕媭。但是,我们今天写小说、拍影视,为了照顾观众的习惯,也为了更方便地区分剧中人,往往给先秦的女性取一个姓名,这是权宜之计,我们不必咬文嚼字,求全责备。毕竟,虽然没有大名,人家在家里当姑娘的时候,你还不许人家有个自己家人内部称呼的小名啊?有人说,不能称“芈月”、“芈姝”,而应该称为“月芈”、“姝芈”,这大概是把春秋时候女性称呼把姓放在后面的原则套用过来了。然而这种套用是没有根据的,是想当然的,其实并不对。在先秦古籍中,从未见过这么奇怪的女性称呼。
张铁英走了,走得那样突然。危难时刻,他的奋力一举,把生的希望给了别人,却把自己的生命留在了异乡。这里的人民不会忘记他,这里的人民永远怀念他。
12月19日16时40分许,白沟新城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接群众报警,白沟新城滨河公园北侧白沟河内有两名群众落水,其中一名是儿童。分局指挥中心立即指令辖区高桥派出所、消防大队处警救援。高桥派出所距离事发地点较近,值班民警张铁英立即带领两名辅警赶到现场。
当时,河中心冰面已经融化破碎,两名落水群众仅依靠浮冰挣扎,随时有生命危险。张铁英等人和现场群众一起,先后采用扔绳索、木棍等方式救援,但由于距离较远,均未成功。
为尽快解救落水群众,张铁英将携带的救援绳和群众临时找来的绳子绑在一起,捆在身上,沿冰面匍匐靠近落水群众,并成功拉住两名落水人员,沿冰面向岸边靠近。
在即将到达岸边时,冰面突然破裂,临时绳断裂。张铁英和两名群众全部落入水中。生死关头,张铁英奋力将落水儿童托出水面。在接应群众的协助下,落水的两人成功获救。张铁英却因严重体力透支,加之河水冰寒,沉入水中。随后赶来的消防队员将张铁英救上岸,立即送往白沟第五医院。经抢救无效,18时许,张铁英牺牲。
保定市公安局党委得知情况后,连夜派人赶赴白沟,会同当地开展善后工作。目前,张铁英遗体已安置,善后工作正在进行之中。本报记者将进一步跟踪采访。
张铁英的事迹在白沟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各界群众通过网络或到现场等不同方式怀念、祭奠,送别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