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艳史:美女花蕊夫人和三个皇帝的一本糊涂
宋太祖早就听说了费花蕊的芳名,对她的才气和美貌垂涎三尺。费花蕊解到汴京,太祖立即召见,果真是美艳绝伦。赵匡胤自然占有了这位绝色奇才的女子。渐渐地,太祖贪恋费花蕊的才情美色,不能自拔。蜀后主孟昶虽然是亡国皇帝,但在短命的五代十国王朝中,他统治的时间最长。孟昶本名孟仁赞,是后蜀高祖孟知祥的第三个儿子,以聪明懂事、知书达礼深受父皇喜爱,历任检校太保、东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明德元年,公元934年,孟知祥去世前几天立孟昶为皇太子,遗诏大臣赵季良、李仁罕、赵廷隐、王处回辅政。孟昶即皇帝位年仅16岁。
孟昶治政颇有成效,但后来沉湎声色之中,而忘了富国强兵,不顾国家安危。孟昶喜好美色,潜心享乐,日夜寻欢。每年孟昶要广选美女入宫。广政六年,公元943年,孟昶下令大选天下女子,凡年13—20岁的女子都在入选之列。百姓吏民骚动,人们纷纷将适龄女儿出嫁,称为惊婚。大臣对孟昶纵情声色自然不满,纷纷谏阻。但孟昶置之不理,依旧广召美女,充实后宫。后宫美人充栋,人满为患。孟昶将后宫女子选出美色惊人的作为宠妃,分成昭仪、昭容等十四等级。费花蕊是蜀地青城人,天生丽质,美丽动人。费花蕊自小就以秀美闻名乡里,后才、色并重,选入后蜀深宫。孟昶见费氏有惊艳姿色,才艺出众,大加宠幸,称她为花蕊夫人。孟昶日夜陶醉在花蕊夫人的美色之中,纵情享乐,不能自拔。费花蕊博学多才,最长于写宫词。后蜀宫中宫词盛行。孟昶在费花蕊的艳歌丽赋、脂粉香阵中神魂颠倒。后蜀陷入繁荣和奢靡之中。孟昶过着放荡的生活,连便壶也要用七宝装饰。
宋军从乾德二年(公元964年)十二月出兵起,到后蜀皇帝孟昶出降,只用了区区六十六天,巴蜀四十六州二百四十县五十三万余户就从此换了主人。比起血腥的死亡,人类更加津津乐道的,就只有香艳的男女关系了。孟昶的失败,马上就让一个女人的曼妙形象加倍鲜明了起来——花蕊夫人孟费氏。人们传说,这位比花还要娇贵,只能以花蕊命名的女士,让赵匡胤一见钟情,大约春梦一直做了近六个晚上,到第七天的时候孟昶就死于赵匡胤久旷的男性激情了。谁能说这是胡说八道呢?按历史记载,这时候赵匡胤的老婆已经死了,就是陈桥兵变时被吓着的那位。其实那已经是赵匡胤的续弦,他青年离家出走时的那位妻子早就过世了。而他至今已有一年多没有合法的正妻,那还有什么要怀疑的呢?于是一切顺理成章,美貌的女人是祸水,美貌的女人人人爱,杀其夫而夺其妻,摘其花而近其蕊……人生不亦乐乎?
不过宋太祖贪恋费花蕊的才情美色,不能自拔,政务懈怠。这事让他的弟弟晋王赵光义忧心忡忡,多次进谏都没有用。于是晋王决定除掉费花蕊。有一天,晋王随太祖到后苑骑猎,费花蕊侍驾随行。晋王引矢瞄准走兽,突然回弓引满而射,费花蕊一声惨叫,当场毙命。费花蕊是一代才女,曾仿王建文风,写宫词九十余首,现存约有三十余百。
孟昶的母亲也十分刚烈。孟昶去世后,他的母亲李氏也随即去世。李氏为人仁厚,深明大义。李氏到了汴京,宋太祖对她十分尊重,下诏书称她为国母,时常召见抚慰,对她说请国母好自珍重,不要太过伤感,思念蜀地,等天下平定了,我再送国母回故土。李氏平静地说,家在太原,如果能老死故土,就死而无憾。太祖答应平定了刘钧就派人送她去太原老家。七天后,孟昶去世。李氏没有哭,用酒祭奠死者,淡淡地说你不能为江山社稷赴死,苟且偷生,自取羞辱;我一直不忍死去,只是因为有你;如今你去了,我还活着干什么?李氏绝食,几天后死去。
4月23日,越来越近了。
今年是渡江战役胜利66周年。66年前这场意义重大的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更为历史掀开新的篇章。毛主席一首“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让这场战役永远铭刻在历史的丰碑上。
在渡江纪念胜利日到来之际,南京市双拥办、共青团南京市委、市少工委、南京市档案局、金陵晚报联合发起的“留住红色记忆、寻访红色足迹”口述历史大型采集行动,带着金陵小记者们走访亲身参加过渡江战役的历史见证者,回顾那段重要的历史记忆。
昨天,记者带着四位金陵小记者走进了刘奎基老英雄的家。向小记者们介绍老战斗英雄时,刘奎基老首长风趣地说“现在你们不是都会上网吗?回去搜索我的名字就知道了!”小记者们都笑了“原来爷爷这么时髦啊!”
刘奎基和夫人侯慧中都是渡江战役的亲历者,当两位老人讲起渡江战役的历史时,四位小记者都听得目不转睛。当刘奎基老英雄挽起衣袖,小记者们看到他被敌人的子弹打断的右手时,眼中都流露出了又钦佩又敬重的神情。而刘老的夫人侯慧中拿出了珍藏多年的“渡江战役纪念章”,小记者们全都围上去看,这枚珍贵的纪念章来之不易,只有当时亲历过的人才有,小记者们新奇地看着“为什么是黑色的呢?”侯慧中告诉了孩子们答案“因为渡江战役是在夜晚打响的。”
采访结束时,两位老人语重心长地寄语小记者“你们现在要好好学习,掌握科学知识,要想使国家强大,使军队强大,不被外来人欺负,就要靠你们了。”告别两位老人的时候,王子衿小记者还把自己精心准备的一份礼物送给了爷爷奶奶她亲手画的一幅画。画上几位解放军叔叔威武地骑在马上昂首前进,老人非常开心“这真是一份珍贵的礼物!”
刘奎基告诉记者,渡江战役时不仅是解放军,还有很多老百姓,民兵一同参加,渡江战役的胜利是军民同心的结果。
渡江时刘奎基是营长,带了一个营的部队渡江。他回忆说,过长江时涌现出很多英雄人物,其中一个叫戚进虎,当时是侦察兵,他是刘奎基所在的27军侦察营的。在渡江战役前,戚进虎穿着便衣过江侦察,因为怕暴露目标,他就坐着老百姓洗澡的木盆,一边划一边漂,在长江上漂划了几十公里,不可思议地渡过了长江,上了岸。侦察完了返回时刚到江中就被敌人发现了,他就躲到了岸边的油菜花地里,晚上到附近的老百姓家里去,一藏藏了十几天。后来他偷了一个划子,克服千难万险回到了大部队,把宝贵的情报汇报给了部队。
刘奎基又说起了他所在的27军“济南第一团”三连,这个三连在渡江时是最先过的,被称为“渡江战役第一船”,反而差点受了处分。他回忆说,当时出发前,船都在岸边准备好,本来是晚上八点渡江,战士们坐在船上,士气高涨,都想抢先过江,生怕落后,船身摇摇晃晃,焦急地等待着出发的命令。当时为了不暴露又不能吹号,也都没有手表,在大家等得焦急的时候,营长所在的船开动了,刘奎基说,当时营长的船是看到战士们的船老在摇晃,想过来看看怎么回事,没想到营长的船一动,营里其他的船都以为出发了,顿时“万箭齐发”,营长急得喊“不准走!”可是在那高昂的士气下战士们不畏艰险争先恐后地冲向对岸,比规定时间提前了八分钟。这件事违反了纪律,当时由于三连冲在最前面,伤亡也是最大的,英雄的战士们勇敢地冒着炮火成功登上了对岸。
刘奎基的夫人侯慧中当时在医疗队,也参加了渡江战役。渡江战役发起的当天晚上,她和医疗队的同志一起坐在一艘小船上,船很小。“我们当时想,这就是长江呀!终于到了长江了,一定要喝一口长江水!”他们就用随身带的小钢碗每人舀了一口长江水喝,这成了侯慧中一辈子的珍贵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