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的干爹时代:从李克用到石敬瑭非常乱

历史朝代 2023-03-26 11:04www.nkfx.cn历史朝代

现代似乎流行“干爹”文化,认爹的,多为妙龄女子,做爹的,多为事业有成的多金男。利益双方,往往在借助各宗媒介,在诸多场合多有互动,其中演绎最为精妙的,恐怕非前些时日锒铛入狱的郭美美莫属了。但中华文化,本就博大精深,这“干”字,白天在公共场合,念的是“平声”,晚上关起房门,屁股一沉,恐怕就成了“仄声”。

,这“干爹”文化,绝非郭美美之流首创,自古以来,其实早有。只是,古时明目张胆认“干爹”的,鲜有女性。缘由也简单,古时女子大多不可抛头露面的,多是“宅”在闺房做些刺绣女红,鲜有见人的机会,即便有,负着三纲五常的教条,公然认别人做爹,也有违封建理法。何况,古时男子大可三妻四妾,若遇到心仪女子,何必遮遮掩掩炮制“父女”关系,直接纳进房里成了姨太太便是。,史书里记下拜认“干爹”的,多为男子。有意思的是,在这“认爹”大潮里,有的人爬上岸来,潇洒地抖了抖身上的水珠,摇身成了坐北朝南的天子。譬如,李嗣源就是其中一位。

这个李嗣源,生于唐朝末年的沙陀族平民家庭。这沙陀族,在大唐正室眼里,挺多算是蛮族,文明尚未完全开化。李嗣源生长于此,当“学霸”的路,断然是行不通的,但凭着小时掏掏鸟窝砸砸狗洞的气势,及至青壮年,倒是也有了一身功夫。唐末,后面挨着自然是乱世。乱世之中,肌肉说话。颇有武勇李嗣源,为同是沙陀族军阀头子李克用相中,认了义子(李嗣源由此改为李姓),至此开始军旅生涯。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李克用同志,打自认了李嗣源这个“干儿子”之后,事业似乎扶摇直上,于是当爹的情怀忽然泛滥了起来,先后共认领了十二个义子,连同自己亲生的李存勖,江湖上给了个响当当的称呼十三太保。更有意思的是,李克用这个“干爹”,自己的身份也颇为微妙。原来,当时的沙陀族人作战英勇,唐朝天子觉得可以拿来一用,于是将其中的翘楚者,赐予国姓。李克用的父亲李国昌,就是其中一位。,李克用认了李唐这个“祖宗”,后来的起兵,倒也有了光明正大的旗号,少了诸多周折,及至后来立国建制,也承袭了“唐”这个国号。

不过,屁股登上龙椅的,并非李克用,而是他的亲儿子。子承父业,这本来也没有什么,况且这位李存勖,还是一位雄主,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很高“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欧阳修语)。可惜的是,这个评价却搁在了李存勖人生的上半场。称帝之后的李存勖,染上了一个癖好,混娱乐圈。你看现代娱乐圈都是什么人,嫖的、赌的、吸毒的全都有。古时还要糟糕,竟都是阿谀奉承蝇营狗苟之徒,朝上给皇上一通拍马,朝下转身汲取民脂民膏(“伶人乱政,竭万姓之脂膏”)。 “干爹”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恐怕经不起李存勖这般折腾,李嗣源看在眼里,自然有了想法。其实,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李存勖对这个功高震主的“干哥哥”愈发看不顺眼了。

一场家族内战,看来在所难免。赢得这方,自然不可能是不得民心的李存勖。踩着“干爹”骨血的尸身,李嗣源扛起了“干爹”的旗号,这就是史书上的后唐明宗。有意思的是,李嗣源老当别人的“干儿子”,也想来点体面风光的名头,后行军创业之时,也依着趣谈画瓢,认了诸多“义子”。后来,“干儿子”里有个叫李从珂,颇为骁勇,到李嗣源之子李从厚即位时,见其昏庸无道,如法炮制,抢了“干爹”家饭碗。,这是后话。

不过,李家人的“干爹”故事,若是到此搁笔,虽是有趣,但也谈不上浓重。接下来登场的这位,却是把“干爹”文化演绎到了极致,成了千古丑闻。此人名叫石敬瑭。这石敬瑭,和李家人有何关系?原来,石敬瑭为李嗣源的女婿(李嗣源的亲闺女永宁公主就是嫁给了他)。李从珂这个螟蛉子,竟胆敢抢了老丈人家的江山,石敬瑭自然不服气。不服气咋办?石敬瑭暴脾气起来,索性揭杆子,反了。

可是,李从珂端了李从厚的锅,虽不地道,但也终究算是李家人。李家人的家事,一个石姓外人瞎掺和什么。翻脸之后,石敬瑭冷静了下来,这军事实力和舆论造势都不利于己方,摆在眼前得现实问题如何解决?石敬瑭心里暗暗叫苦,老丈人啊老丈人,您当初为何要把女人许予我啊?倒不如直接认做“干儿子”算了。可是,如今老丈人早已入土,总不能挖出来再拜个“干爹”吧。,法子是人想的,石敬瑭脑门一转,有了主意另起炉灶,靠个后台更硬的干爹。

找谁呢?北面武力雄厚的契丹国首领耶律德光。可这耶律德光,生的却不及时,竟比石敬瑭小了近十岁。可石敬瑭却不在意,左一口“干爹”右一口“干爹”叫的无比亲热。不过,耶律德光是个聪明人,却不想当这个便宜“干爹”,于是笑呵呵地罗列了一个清单,道,要认爹可以,先从了这些条件吧。清单的内容如下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每年进贡大批财物、以儿国自称。此时的石敬瑭,早想着“干爹”用自己硕大的肱二头肌替自己擦屁股,干掉前来进犯的后唐势力,然后饱含深情地扶自己一把,登上面南的龙座。想到此番情景,石敬瑭早已热泪盈眶,动情在合约上签上了大名(石敬瑭后来在耶律德光的“资助”下,成立了晋国,史称后晋)。

看过金庸武侠小说都知道,这契丹人凭着武力,老干些欺负咱们宋朝老祖宗的事。每每阅读于此,无不咬牙切齿。若追根溯源,就得怪石敬瑭这个急着认“干爹”的“儿皇帝”,正是他当时割让燕云十六州的一纸丑闻,使得大宋朝失去了向北的屏障,从此屡屡受人欺负。可惜的是,石敬瑭从来不看武侠小说。

  提到澶渊之盟,估计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杨家将死的真心冤枉。澶渊之盟签订之前,杨家将“七子去六子回”,连烧火丫头都上了战场。而宋朝皇帝贪生怕死,和辽国签订了澶渊之盟,感觉就像是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一样。

  澶渊之盟的内容大体上有这么两条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以后,谁家的皇帝年纪大,谁家皇帝就是哥哥。

  二、宋每年向辽供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开展自由贸易。

  第一条,今天看,这不但不是不平等,甚至是完全符合《联合国宪章》宗旨。

  我们骂条约不平等,主要是因为这第二条,,我们嘴上骂归骂,心里要清楚牌局。十万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大宋的岁入,是一亿两,打宋辽战争,每年军费是五千万两。

  关键在于第二条的第二款,两国开展自由贸易。

  这“岁币加自由贸易”可太厉害了。

  大辽除了卖羊卖马,能有什么贸易基础?它几乎没有任何产品可以输出给宋,而宋的每一种商品,都是辽需要的。开始辽还卖一些马,后来,发现大宋的骑兵越来越多,就不敢再卖马。萧太后下令,谁出口马,杀谁全家,结果,边境贸易从一开始就变成一边倒的对宋贸易巨额逆差。大辽收的岁币,到年底全被大宋赚得干干净净,每年还倒赔。

  大辽不懂经济,后来干脆不发行货币,反正发行出来,也没老百姓认,即使大辽皇帝本人,也觉得只有大宋的钱才是真正的钱。

  要了大辽老命的货币战争,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开始了。

  结果,一百年双方无战事,大辽的财富通过货币战争,源源不断输入大宋。大宋的先进文化,传播渗透进大辽的每一个毛孔。

  金灭辽,大宋跟金打了一下,发现也打不过金,就跑到南方继续与金玩货币战争,大金不知是计,接受了“岁币加自由贸易”的游戏规则,也放弃了货币发行权,全国继续使用大宋的货币,结果一百年后,大金也虚得不行了。

  今天的古代钱币收藏界,很难找到辽和金的铜钱,反倒是宋的铜钱质量既好,款式又多,数量多得比清代的还便宜,这就是这场旷日持久三百年的货币战争的遗迹。

  蒙古灭金后南侵,大宋的群臣拒绝议和,结果,宋被灭了。

  大宋皇帝通过铸币,实际掌握了北方的财政权。北方的原材料与劳动剩余价值,通过自由贸易和使用南方的铸币,源源不断地输入南方,换回南方的商品,这种壮观的南北货币战争,持续了整个辽、金与宋对峙的三百年历史。

  北宋的这场货币战争到现在也已经鲜为人知了,十分值得后世探究。史学家认为,金国和辽国的灭亡,除了因为统治者心理弱化,和生理女性化之外,真正虚弱败落的原因应该是经济上被掏空。可见,一个国家的主导还是经济。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