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南宋大词人辛弃疾是如何介绍考试经的?

历史朝代 2023-03-26 12:38www.nkfx.cn历史朝代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起初只注重纯文学的创作,而不重视科举,但不通过科举获得功名,便与仕途无缘。于是,他的好朋友劝他暂时把文学创作放一放,考取功名后再说。辛弃疾笑着说“考科举有何难,只须花三百文钱,买几本时下流行的范文本,把它熟读,一定会考中的。”

  他的朋友说“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你不妨试试看!”

  辛弃疾经不住朋友的一再劝说,真的花钱买回范本,熟读了它。果然,在考场中连连取胜。

  宋孝宗召见新科进士时,侍臣依次唱名晋见。轮到辛弃疾时,皇帝便问身边的大臣“他就是花三百文钱,买到官爵的那位吗?”大臣回奏“正是他!”宋孝宗看到辛弃疾英气逼人,心生好感,便授他任观文殿修撰的官职。

  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公元1207年秋季,辛弃疾逝世,终年68岁。

  辛弃疾词以豪放为主,不拘一格。他善于运用比兴手法和奇特想象,对自然界的山、水、风、月、草、木都寄予情感。他还善于吸收民间口语入词,尤其善于用典、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文句,往往稍加修改别出新意。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突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吴衡照《莲子居词话》说辛稼轩别开天地,横绝古今,论、孟、诗小序、左氏春秋、南华、离骚、史、汉、世说、选学、李、杜诗,拉杂运用,弥见其笔力之峭。”

  辛弃疾现存词六百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其词多以国家、民族的现实问题为题材,抒发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辛词以爱国思想,艺术创新,在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南宋中叶以后的爱国词派。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光绪生病卧床。这时慈禧也生病了。光绪在日记中写道“我病得很重,我心觉得老佛爷(指慈禧)一定会死在我之前。如果这样,我要下令斩杀袁世凯和李莲英。”

  不料这段日记被李莲英获悉,他立即报告了慈禧,说“皇上想死在老佛爷之后呢!”慈禧听了,恨恨地说“我不能死在他之前!”。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慈安太后崩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光绪十五年,载湉亲政,虽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但实际上大权仍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中日甲午战争,光绪帝极力主战,反对妥协,但终因朝廷腐败,而以清朝战败告终。痛定思痛,他极力支持维新派变法以图强,光绪二十四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但却受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保守派的反对。

  光绪帝打算依靠袁世凯牵制慈禧太后,但却被袁世凯出卖,从此被慈禧太后幽禁,成了无枷之囚。整个维新不过历时103天,故称“百日维新”。政变后大权落入慈禧太后手中,对外宣称光绪帝罹病不能理事。

  光绪皇帝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常常沉默寡言。据说,在位期间,只有唯一的一次当众大笑。

  南书房有个桂翰林,自称精通满文,曾把《四书》、《五经》及《三国志》等汉文典籍译成满文。由于其同僚多半是南方人,不懂满文,因而大家对桂翰林颇为尊重,称其为“满汉通”。

  有一天,大家在一块吃饭,筵席上有各种果实。一位张翰林指着枣子问道“这枣满语叫什么?”桂翰林毫不考虑地答道“瓦子户赤。”另一位南方的庶吉士又指着一个核桃问“这在满语中又叫什么?”桂翰林又立即回答“保罗辟赤。”众人听了,都佩服其精通满文。

  后来,有好事者去请京城最著名的满文专家石农来养心殿,当时,大臣们都在光绪帝身边,顺便把桂翰林的“满汉通”拿来说事。石农听了之后,顿足说道“你们别听他胡说,上当了!他哪是什么满语通!谁吃枣子不是‘挖子后吃’(瓦子户赤谐音)?谁吃核桃不是‘剥了皮吃’?(保罗辟赤谐音)”

  当时,光绪皇帝正端杯饮茶,听了大笑,口中茶水喷出,满桌皆湿,而且,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这就是光绪帝唯一的、最开心的一次当众大笑。

  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帝暴崩,享年38岁,庙号德宗,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梁启超曾经这样评价光绪“光绪搞得变革很大程度上是豁出去的举动,如果成了就被挽救了,不成也比亡国强,所以他是很了不起的一个人,用自己的失败为打开了必由之路。所以光绪成为走向现代化的先驱者和独立富强大业的献身者,所以我们说他是一位失败的英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