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时的右玉保卫战:几千兵民令鞑靼头破血流

历史朝代 2023-03-26 12:38www.nkfx.cn历史朝代

  朱元璋杀人多,他创建的明朝等级制度极其森严,律令极其严苛,按照后来明末史学家谈迁的话说“如果我生活在朱元璋统治的时代,想想都会害怕。”

  但被后人忽略的是,农民出身的朱元璋,格外重视民间疾苦,从小吃够了苦的他,也出台了各种政策,让老百姓不再吃苦,他的三大福利政策分别是“养济院”“漏泽园”“惠民药局”。“养济院”,就是负责收留城市中的寡孤的福利院;“漏泽园”,就是国家公墓,免费埋葬过世死者;“惠民药局”,就是国家免费医院,可以免费看病和免费领取药品。朱元璋甚至还规定,如果城市里发现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或是发现了生活不能自理且无人照料的残疾人,那么地方官就要被追责,轻则撤职查办,重则下狱问罪。朱元璋甚至还曾经试验过“保障房”政策,命令在南京试点,于郊外修筑公房,安排无家可归者居住,尽管这项政策限于经济条件未能全国推广,但可算是世界最早的国家免费福利公房。

  除了这些福利机构外,明朝的福利待遇也不错。以“养济院”为例,凡是被收留的,每月都会给予大米三斗,库布一匹。如果遇到水旱灾害等情况,对于而无家可归者,明朝更免费给予稻种耕牛,并赐十五亩田地。到了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期,明朝更出台了世界上最早的国家养老制度——优老之礼,即年满七十岁以上的老人,国家就要赐予爵位,每月给予生活补贴。

  这种全民福利,也造就了明朝三个世纪的凝聚力。土木堡之后的北京保卫战,不但明军用命浴血拼杀,战前京城的百姓还自发捐钱捐物,支援朝廷,而在战斗打响后,北京周边百姓还有人跳上城头,自发参加战斗,用石块做武器。尤其是在嘉靖年间的右玉保卫战,当时鞑靼大军围困,小小右玉只有几千士兵百姓,结果8个月的右玉保卫战,令横扫草原的鞑靼阿勒坦可汗碰得头破血流。

  《大汉情缘之云中歌》这部剧都是俊男靓女演的,挺养眼,但这部剧中一些不符合历史的桥段也挺扎眼的。在该剧第29集,刘弗陵得了重病,云歌找孟钰救治刘弗陵。孟钰进宫后,刘弗陵听说他要收诊金,说只要能治好他的病,就“免天下赋税三年”作为报酬。哎呀呀,这陆毅演的刘弗陵口气好大哦!哪个皇帝敢这样免税呢?

  “税”,在古代比较复杂,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叫法和征民手段,“役”“赋”“贡”“助”“彻”“租”“庸”“调”“捐”“算缗”“厘金”等,名称、叫法多多。但无论哪种叫法,减税,是古今纳税人共同的愿望,也是古今通行惠民政策和做法。

  人头税和土地税,是古代政府最大的种税,也是最主要的减免税种。在灾歉之年、皇帝行幸之时、重农劝农、鼓励移民之际,朝廷都会在特定范围、给特定对象减免税收。减税这类“薄税敛”的做法,是古代统治者一贯主张的“仁政”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古代政府是如何从政策上“薄税敛”的?会像陆毅演的刘弗陵那样吗?我们来看看。

  ,在建国初期,新王朝都会实行减税政策,以利民生、恢复生产力。如在隋朝,隋文帝杨坚便提倡轻徭薄赋,“轻税入官”,积极减轻民间税务负担。宋朝立国后,宋太祖赵匡胤也曾下令,对百姓种桑、枣树,开辟荒田等,停征租税。

  在汉代,减免税收也是朝廷经常性使用的惠民、救荒手段。历史上真正的刘弗陵(汉昭帝)主政的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是个灾年,《汉书·昭帝纪》记载,当年秋八月,朝廷下诏“往年灾害多,今年蚕麦伤,所赈贷种、食,勿收责,勿令民出抑田租。”可见,刘弗陵免也只是免“今年”的。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