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的官制是怎样形成的
历史朝代 2023-03-26 12:39www.nkfx.cn历史朝代
的战国时代,指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另有一说认为应该是从韩赵魏三家分晋开始算起直到秦始皇统一天下为止,即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是历史上秦统一前属于东周的一段历史时期。下面趣谈网小编给大家介绍战国的官制是怎样形成的?
官僚制度初步形成 春秋后期,中原各国由于经济发展,许多力量较小的卿大夫陆续被强大的卿大夫所兼并;原来的国君因宗族内讧、连年战争和国人(国都中的士和工、商)叛变、农民反抗,逐渐衰弱了;而某些卿大夫因其推行的政策符合经济发展的要求,逐渐代替了原有的国君(如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形成了秦、楚、齐、魏、赵、韩、燕七国并立的局面。七国中小者地方千里,大者数千里。七国之外,还有宋、卫、中山等小国,也都地方500里,远远超过了从前的大国。春秋战国之际,战争愈演愈烈,规模越来越大。春秋前期的战争,双方动员的兵力一般不到千人;战国时期的战争,往往是十万、甚至几十万人。 为了应付大规模且频繁的战争,各国不但需要一支可以直接调遣的庞大常备军,而且还需要一套完善的国家行政机构,以便有效地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于是,官分文武、建立以国君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就成为新时代的要求。官分文武、君之二术(《尉缭子原官》),在中央设置由国君直接任免的相和将军,由他们负责统帅文武百官;在地方设郡县,由国君亲自任免守土治民的官员;是战国以来新职官制产生和发展的趋势。只有这样,国君才能有效地集中全国的行政、军事、财政、司法等权力,一切政令才能直达各部门和地方。 战国时期官僚制度的建立,主要是由于推行了以下四种制度(杨宽《战国史》) 战国的官制形成各国对官吏一般都采用俸禄制 当时各国俸禄的计量单位不同如卫国用盆,有千盆、五百盆等等级(《墨子贵义篇》);齐、魏用钟,如魏文侯时魏成子为相国,食禄千钟(《史记魏世家》);秦、燕用石、斗,秦国有50石、100石以至500石、600石以上俸禄的官,大体上以50石为一级(《韩非子定法篇》、《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12年),最小的官吏也有斗食(《战国策秦策三》、《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11年);燕国也有300石以上俸禄的官(《韩非子外储说右下》、《战国策燕策一》);楚国用担。 俸禄制的普遍推行,与当时社会经济发展有关。当时社会上已出现了雇佣劳动者,有傭客、傭夫、市傭、傭保等,因而各国任用官吏和挑选常备兵,也采用了雇佣制和俸禄制。《荀子议兵篇》称这种办法为佣徒鬻卖之道,《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载田鲔教其子田章则更为直白地说主卖官爵,臣卖智力。从此国君可以随时任免、选拔各级官吏。 战国的官制形成已开始用黄金货币赏赐功臣 这也与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关。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广泛流通,黄金已具备货币性质。于是,国君可以用黄金货币而不必用分封土地的办法来赏赐功臣,赏赐黄金百镒、千镒、百斤、千斤或百金、千金的事,在战国时代是常见的。俸禄制和以黄金作为赏赐,对于废除封建领主制度来说,都起着推动作用。 战国的官制形成建立了公文用玺(官印)和发兵用符(虎符)的制度 春秋后期已有用玺来封的文书,即玺书。到战国时,玺是权力的凭证,无论下达命令或来往公文,都须用玺来封泥(在封简牍时盖上玺印的方块泥记,其作用和后来的火漆印差不多)作为凭信,否则不能生效。秦国长信君嫪毒作乱(前238年),想征发县卒和卫卒,就伪造了秦王御玺和太后玺来行文征发(《史记秦始皇本纪》)。王玺玉质,丞相玺金质,一般官吏的玺为铜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载蔡泽对御者所说的怀黄金之印,结紫绶于要(腰),揖让于人主之前,就说明丞相是金印紫绶。凡丞相、郡守、县令等官,任命时由国君发给玺,免职时收回,官吏辞职也必先交回玺。如《吕氏春秋执一篇》载吴起对商文说今日释玺辞官,其主安轻?《战国策秦策三》也说应侯因谢病归相印。这些记载都证明了战国时代凡官必有玺。 上一篇:西周嫡长子继承制
下一篇:西周的地方官制是怎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