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修《四库全书》到底是功是过?
提起清代古籍,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四库全书》,其成书过程却充斥了血与泪。据统计,编纂四库全书时销毁了对满清不利的书籍总数,为13600卷。焚书总数,15万册。销毁版片总数170馀种、8万馀块......这里边的功过是非究竟如何?《四库全书》今何在?我们请出国家珍贵古籍评审专家孟宪钧先生为您破解历史的谜团?
《四库全书》是图书的总括,虽分别收入经、史、子、集四库,但并未将图书按其性质和内容进行分类编纂,所以,它是一部丛书。
清高宗弘历即位第6年,即乾隆六年(1741),下令广搜天下奇书来充实天府宝藏。乾隆三十七年(1772)又下令各省加强访求天下书籍,编辑一部大型丛书。四库全书馆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二月正式成立。据《四库全书》卷首开列编纂的人,前后共有360多人。四库馆设总裁、副总裁、总阅官、总纂官、总校官,下设相关官员,都是选派当时有学问、有专长的文人担任。如总纂官是纪昀(晓岚),这是一位传奇式人物,尤其在民间,口碑甚佳。清代著名学者朱筠、于敏中、刘墉、戴震、余集、姚鼐、程晋芳、王念孙等都参加过《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
乾隆普宁寺佛装
经过10年的艰苦工作,全书终于完成。共收书3503种,79327卷,分装36304册,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它内容广泛,一方面起到了保护和整理古籍的作用,如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古书就有500多种。另一方面,《四库全书》所收书,是经过选择的,它排斥了许多与统治者思想不合的著作。一切具有民族思想的书、民间流行的文艺作品等都被排斥在外。另外,它还妄改了许多著作的原本。宋明时代与外族斗争的著作,或者完全加以排斥,或者将书中内容、字句加以删改,致使许多书籍失去了原貌。乾隆禁书、毁书,反映在当时刊刻的书目中。乾隆年间,仅官方刊刻的《全毁抽毁书目》、《禁毁总目》、《违碍总目》等就有多种。这些书流传至今已不多见了。至光绪年间,姚觐元辑为《禁毁书目四种》,这些书目客观反映了乾隆钳制思想、高压统治的实况,既是资料,又是罪证。乾隆时的毁书情况十分骇人听闻。仅以浙江一省为例,从乾隆三十九年(1774)到乾隆四十七年(1782)的8年间,就毁书24次,总计毁书530多种,13800多部,所以说,《四库全书》的搜求、编纂,也是乾隆皇帝进行书籍检查的一个借口,因此毁掉了不少古籍,前人评之为功魁祸首,我认为,总的来看,还是功大于过吧。
《四库全书》没有刻印,只有写本,最初写了四部,分藏于北京宫内文渊阁、圆明园文源阁、奉天(今沈阳)文溯阁和热河(今承德)文津阁,称北四阁。北四阁本的装潢、纸张好,开本大。后来又抄写了三部,藏于镇江文宗阁、扬州文汇阁、杭州文澜阁,称南三阁。南三阁的装潢、纸张差,开本小。
文渊阁藏本保存完好,现藏台湾;文溯阁藏本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日本人掠去,战争结束后被苏联接收,现存于辽宁。文源阁藏本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火毁,少数流入民间;文津阁藏本原藏避暑山庄,1915年运至北京,现藏国家图书馆;文宗、文汇两阁藏本在咸丰年间的太平天国运动中被焚毁;文澜阁藏本咸丰十年(1860)丢失,丁丙、丁申兄弟收集残书,抄补缺书。光绪六年(1880)重修文澜阁,民国后继续抄补,至1925年终于补齐。
《四库全书》的编纂,还有一个副产品,这就是给北京市宣南琉璃厂带来了空前的繁荣,促使了琉璃厂古文化街的形成。乾隆时,不论是参与编纂《四库全书》的学者们,还是各地进京赶考的读书人都要到琉璃厂来选购文房用品、寻书淘宝。他们的居住之地,就是各地的会馆。当时各地的会馆大多建在宣南、前门外一带。据清人《水曹清暇录》、《宸垣识略》等记载,琉璃厂附近会馆云集,在延寿寺街、杨梅竹斜街、李铁拐斜街、韩家潭、梁家园、孙公园、南柳巷、北柳巷、前青厂、后青厂等地,到处都有会馆。至今还有少数清代会馆的遗迹保存完好。
学子们来琉璃厂是为了找资料、作学问、求功名,而那些四库馆臣们上朝时在四库全书馆里编纂资料、切蹉琢磨,下朝后又到琉璃厂搜罗奇珍、探讨研究。所以琉璃厂实际上成了《四库全书》的第二编纂处。大批士子学者涌向琉璃厂,不仅促进了琉璃厂古书业的繁荣,也带动了琉璃厂文房四宝、文玩骨董等其他文化行业的发展,使琉璃厂逐步成为一条文化街了。这倒是勅命编纂《四库全书》的统治者所始料未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