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周公庙博物馆简介
洛阳周公庙博物馆,位于洛阳市老城区定鼎南路与凯旋东路交叉口东,是在洛阳周公庙的基础上建立的一座弘扬周公文化、展示周公史迹的专题博物馆。
洛阳周公庙始建于隋末唐初,是祭祀周公的祠庙,亦称元圣庙。洛阳周公庙为全国三大周公庙之一,也是周公后裔150余姓寻根问祖祭祀朝拜的圣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9月,建为洛阳都城博物馆,2008年1月,正式更名为洛阳周公庙博物馆。
洛阳周公庙占地面积35000余平方米;现有明清建筑 定鼎堂、礼乐堂、先祖堂和东西两庑,凡25楹;唐代、明代、民国年间曾先后重修和扩建,大体保存旧制,虽历经沧桑,但风采依旧。其西围墙是众所周知的“网红墙”,吸引着广大市民前来观光打卡。
洛阳周公庙博物馆馆藏精品文物,有唐代的单凤纹方砖、莲花纹方砖、兽面纹瓦当、盘龙纹瓦当等。
建筑布局
该馆主要由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公庙古建筑群构成。周公庙现存建筑沿中轴线从前到后依次为元圣殿遗址、定鼎堂、中殿、后殿及东西厢房。,表现中日友好交往的“日本国遣隋使遣唐使访都之地”碑亭、被列入洛阳市古树名木的两株“千年古槐”,更加丰富了该馆的内容。另有元圣殿基址。
定鼎堂
定鼎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殿顶部为青瓦覆盖。定鼎堂系周公庙主殿,为明代建筑,后经多次重修,大体保存旧制。殿堂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式,青筒瓦覆面,配以彩绘,威仪堂皇。殿内供奉有周公与其弟召公、毕公及世子伯禽、君陈五尊塑像。伯禽像乃明代塑造,泥胎彩绘,弥足珍贵,1991年清理主殿时于壁龛内发现。
殿内周围依次陈列有“周公事迹”、“周公家谱”、“元圣宗谱”、“海内三大周公庙介绍”等内容,殿外墙壁上镶嵌有石刻“周公解梦”碑计19块,殿前广场东侧有台胞所立“台湾省台中市赖罗傅宗亲访祖团暨中原赖氏宗亲联谊会周公庙祭祖纪念碑”一通,上书“追本溯源,根在河洛。”
礼乐堂
中殿原名“会忠祠”,现改称“礼乐堂”,面阔三间,进深二间。礼乐堂为二殿,原名“会忠祠”,系清代增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硬山式,青筒瓦覆面。殿内陈列一组周公制礼作乐群像,场面恢宏,形象逼真。
先祖堂
后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顶部为青筒瓦覆盖,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洛阳知县龚松林曾主持修葺后殿。 后殿即三殿,清代建筑。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洛阳知县龚松林主持修葺。面阔三间,进深两间,外设走廊,硬山式,青筒瓦覆面,庄重气派。
发展历史
据史料记载,洛阳周公庙由隋将王世充草创,后经历代增建、重建和改建,渐成规模,香火旺盛,闻名遐迩。明朝嘉靖四年(1525年),周公庙在原有旧址上重建,后经多次重修,大体保存旧制。洛阳周公庙是中国国内祭祀周公的重要场所,为国内三大周公庙之一。
它始建于隋未唐初(618年),为隋将王世充草创,
明嘉靖四年(1525年)又在旧址重建,
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重修,
清康熙十五年(1674年)全面大修,并庙貌加隆。
清乾隆八年(1743年),五十五年(1790年),光绪十六年(1890年)又多次修葺。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国民政府曾一度迁都于洛,该庙成为当时中央政府的考试院。国民考试院院长戴传贤(季陶)撰书的“定鼎堂”巨匾,今仍高悬于主殿门额上,赫然在目。
1989年9月正式建为洛阳都城博物馆,规划陈列展览面积约8000平方米。
2008年1月,正式更名为洛阳周公庙博物馆。
2020年9月1日,由于周公庙部分墙体出现斑驳、脱落现象,于是洛阳周公庙博物馆对西围墙“网红墙”进行了粉刷美化。
历史名人
- 董玥镖门与霍建华共患难 机智侠义获点赞
- 如何找到浪漫情侣头像 提升头像情感值的小妙招
- -生说怀男孩的特点,根据这些症状可以猜测孕妈
- 鸿星尔克是哪个国家的品牌(鸿星尔克爆火)
- 朴寒星:今年的目标是考取潜水资格证
- 深圳十大土豪楼盘排行榜:华侨城上榜,第4地理
- 唐晓天何穗结婚没 起底何穗唐晓天是什么关系
- 圣诞鸟整装怎么样 质量与服务用户评价如何
- 素颜霜是干嘛滴?素颜霜是干什么的,是化妆品
- 如何有效利用桌面日程安排软件提升生活效率
-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
- 宋轶出席盛典领奖,获封年度风尚艺人称号
- 如何确保宴请礼仪得体,展现优雅风采
- 如何运用百度搜索预测足球赛事结果
- 胖子打破吉尼斯记录(最胖的10位胖子有多重?个
- 联想a770e(联想a570(联想A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