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清王朝的不是孙中山也不是袁世凯,而是她
辛亥革命,南方多省独立,并成立民国临时政府。大清重用袁世凯剿灭南方,虽北方军队优势,并已经在前方攻城略地,但袁世凯却让军队停止进攻。希望通过要挟双方以获利。后期的民国单方宣传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是缺乏历史依据的。
就当时的形势,清朝真的没退路吗?非也。不但中原北部还在清朝手中,清朝还领有满洲地区、蒙古地区、新疆、西藏等。良弼愿意带兵打仗,可以立下军令状,三个月内剿平乱党。(历史上总是把不能改变的历史结局,寄托在去世人身上,即如果谁不死,历史就可能如何。如说岳飞如不死,就能打到黄龙府。袁崇焕如不死,清军就不能入关,明朝还会拿下辽东。按这样说,是否也可更多说说良弼,如果良弼活着,就没革命党什么事了。),革命党继续延续恐怖的暗杀政策,将良弼暗杀。这样局面导致最后只能用袁世凯。但袁世凯显然是不愿为清朝尽力。但这并不代表清统治就结束。清朝完全可以再度免了袁世凯的职务,袁世凯有异志,但并无造反的实力。京师还有大量八旗兵,关键还有清朝的装备精良的王牌军队禁卫军。而南北双方当时均财政困难,难以继续战争。而西方即不承认民国临时政府,也不明确支持清朝,而是谁也不给贷款。显然从外人看来,这也是一场耗钱很难有结果的战争,最后的结局可能就是分裂。
与清室逊位相比,分裂的结果,先不说对国家不利。但就清、袁世凯、南方三方来说,分裂只对清的利益最好,袁世凯则很难继续掌权,而南方则会陷入经济危机,艰难度日。分裂的局面,也就使得袁世凯无利用价值,也就没有掌权的基础,所以他应是最不希望看到的,而当时他又能平衡清与南方,当时的局面对他最有力,所以他最希望和谈。
经袁世凯与南方谈判,提出《清室优待条件》,正是这个条件促使清皇室发生了分化。如果没有这个条件,说出大天去,虽然主张和平的隆裕大后也不可能同意逊位。而袁世凯在隆裕大后面前,把优待条件说的与实现宪政改革的虚君制度无异。此时清室内部在优待条件面前出现严重分化,肃亲王和恭亲王坚决不同意逊位,其他如庆亲王等完全倒向袁世凯一方,醇亲王则只希望结束这头疼的局面,显然也不想长期战争,偏向于逊位一边。
当时真正的决策权完全在清室,也就是说袁世凯和南方希望以《清室优待条件》换取清室逊位,同意与不同意最后就由隆裕大后决定。我看到美国总统的一些回忆说,每次决定战争,都是有很大压力,看到那些很有才华的将士,会因他的决定派往前线,有些可能就战死沙场,回不到祖国。我想,隆裕大后当时的心情也非常沉重,她的决定将改变中国历史,决定满、蒙等民族的命运。她很可能彻夜难眠。她显然不愿看到,因她决定,导致更多的人流血,甚至祖宗打造的江山分裂,最后选择了《清室优待条件》,也就是选择了逊位。从逊位诏书中就可以看到她的心情。'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不愿意看到“重启无穷之战祸,则大局决裂,残杀相寻,必演成种族之惨痛。将至九庙震惊,兆民荼毒,后祸何忍复言。两害相形,取其轻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最后决定:“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隆裕大后也没忘记清室是满蒙回藏各民族代言人,所以优待条件中写明对满蒙回藏的优待条件,改变革命党初期只局限汉族十八省的思想。
正是隆裕大后的决定,维护了国家统一,避免长期战乱。(实际后来证明战乱也没避免,进入民国前期是各方的军阀混战,后又有日本的长驱直入。但这一切不是清朝造成,清室是希望国家和平统一的。)
1912年2月12日发布逊位诏书,隆裕大后于1913年2月22日与世长辞。也就是说隆裕大后在逊位仅一年就去世,说明心情一直很沉重的。民国政府也是高度评价隆裕大后,为此举办国葬。民国政府唁电称隆裕太后“德至功高,女中尧舜”。
但后世各方面却为不同利益掩盖或是抹杀隆裕太后。国民党把历史改为是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而不提隆裕太后才是最后的决策人。而满族方面,显然也认为隆裕太后缺乏政治经验,为袁世凯蒙骗而逊位,也不愿过高评价隆裕太后。
我个人认为,应还历史本来面目,应给隆裕太后公正的评价,她才是正真结束清王朝统治的人,她结束了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
我们不能过分苛求隆裕太后的能力。显然历史上康熙当年面临的吴三桂的三藩之乱,也波及中原多地,北方还有准格尔、俄罗斯虎视眈眈,其局面比清末还恶劣,但康熙大帝是千古一帝,也就是说一千年才可能有一个康熙。就隆裕太后,在她作为国家领导人,为了民族和国家前途,做出了她认为最正确的决策,改变了历史进程,应给予应有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