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东山校区发现东魏冠军将军豫州长史孟
为配合山西大学东山校区的建设,2017年7月4日至9月28日,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校区内发现的墓葬进行了发掘。山西大学东山校区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老峰村、南坪头村、岗头村、黑驼四村相接处。该地为北朝墓葬较为集中的地区,东山新校区内共发现北朝墓葬8座,但多数已被盗。2017STLM17(孟鸿墓)深埋10余米深,幸免于被盗,该墓位于校区的西部,属于南坪头村。
M17 墓室
墓葬形制为带天井、过洞的单室土洞墓。墓葬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墓室组成,总长约16米,墓道方向200。
M17 墓志盖
墓道长576厘米、北宽76厘米、南宽96厘米,浅处距地表60厘米,最深处距地表深430厘米。墓道较陡,坡度约30,有11个台阶,台阶宽窄不等,约50~60厘米,高40~50厘米。墓道底部宽110厘米。两壁为原始生土,不见壁龛痕迹。
墓道向北为第一过洞,长110厘米、宽60~76厘米,过洞高210厘米、深520厘米。第一个天井长85厘米、宽50~108厘米、深650厘米。第二过洞长110厘米、宽60~105厘米、深700~800厘米。第二天井长196厘米、宽60~110厘米、深800厘米。第二天井距地表深550厘米处发现有东西对称的脚窝。脚窝间距约30厘米。第二天井的北段与甬道相连。墓道未发现彩绘痕迹。
甬道长60厘米、宽98厘米、高185厘米。甬道口为封门石,用大块不规则自然石块封堵。墓门宽100厘米、高185厘米。
墓室平面形状为北窄南宽的梯形,南宽303厘米,北宽258厘米,长400厘米。墓顶已坍塌,残高358厘米。墓室东西两侧留有生土二层台。
葬具为一椁一棺,平面形状为南(头档)宽北窄的梯形。椁长265厘米、南宽175厘米、北宽130厘米。棺长190厘米、南宽74厘米、北宽38厘米。棺内为夫妻合葬,男墓主人位于西侧,女墓主人位于东侧。
该墓出土随葬品丰富,未被扰动,随葬品基本保持原位。棺内随葬品有铁镜、蚌壳、铜钱、砚台等。棺椁之间未发现随葬品。墓室门口中间放置孟公墓志一方,墓志素面无装饰,墓志盖及墓志铭上涂有朱砂。墓志两侧分别放置人面镇墓兽、兽面镇墓兽,其后为武士俑,这4件俑尺寸较大。东二层台从南至北放置有陶罐、陶盏、漆盒、武士俑、铠甲俑、风帽俑、文吏俑、军乐俑、侍女俑、牛车、动物、模型明器等。西二层台从南至北放置有小细颈罐、陶猪、持剑武士俑、女侍俑、羊、鸡、模型明器、文吏俑、军乐俑等90余件随葬品。陶俑残存有彩绘,色彩可见黑、白、红色。俑类烧制温度较低,非常酥软,内为空心。
墓室四壁及二层台上抹有白灰,上涂红彩。但保存不好,漫漶不清,在发掘过程中,仅见红彩,未见其他颜色,不知是否绘有壁画。
据墓志记载,墓主人为孟鸿,字景鸿,文献中没有记载。为魏故冠军将军豫州长史,武威人。其祖兴于益州刺史,父孟绍为西凉州刺史,并详细记录了孟鸿的历任官职。卒于东魏武定七年(549年),下葬于北齐河清元年(562年)。墓志内容为研究东魏霸府的政治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
该墓墓葬形制为带天井的长墓道土洞墓,墓室内留有生土二层台。与南坪头北齐天统三年(567年)厍狄业墓、晋阳城开化寺北齐清河三年(564年)赵信墓的墓葬形制相同,均为墓道修有天井,墓室为梯形留有生土二层台。王家峰村北齐清河三年(565年)狄湛墓虽墓道被破坏,墓室中也修有生土二层台。化学工业集团北齐墓等级较低,但墓室也为梯形,修有生土二层台。可以看出晋阳地区北朝墓葬除流行长斜坡墓道外,也流行这种带天井、墓室内修有二层台的墓葬,这种葬俗可能与墓主人的祖籍有关。孟鸿墓的发现对进一步探讨晋阳地区东魏北齐的政治文化、社会习俗有重要的意义。(作者赵杰 武夏 郝军军,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