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不仅是一种容器,承载着生活的实用功能,更是时光流转的见证者,矗立起历史的记忆。从古至今,它一直是我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追溯其历史,早在人类文明伊始的新石器时代,陶制之盆便已出现。随着文明的演进,金银贵金属制成的盆子开始出现在更加发达的社会中。其中,金盆更是皇室贵族的专属,象征着尊贵与权威。
唐代,金盆在皇宫内被广泛应用于洗漱,成为皇室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治通鉴》中记载,皇子女出生后三天举行的盛大仪式——“洗三”或“洗儿会”,必须用金盆进行。这一传统仪式在王建的《宫词》之七十一中得到了生动的描绘:“日高殿里绕,万岁声动九天霄。妃子院中新生儿,内人争乞洗儿钱”。
仪式中的金盆因此得名“洗儿盆”,它不仅是清洁的工具,更是新生儿与皇室尊贵的象征。现藏于陕西省博物馆的一尊金盆,可能就是唐代皇室举行这一盛大仪式的原物。
这件赤金盆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何家村,重达两公斤。它是由金片捶打而成,盆口沿外弯折,形成方便手抓的边沿。器壁光滑规整,由内底至腹壁,有密集的螺旋纹。金盆的内外壁留有许多使用痕迹,透射出豪华大气,显得高贵典雅、殷实富足。
何家村窖藏出土的两件金盆,形制、大小几乎相同,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唯一两件唐代金盆。它们不仅是古代金属工艺的重要代表,也是研究唐代皇室生活和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这两件金盆的存在,如同两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古代文明的光芒。它们的故事,仿佛一首古老的诗篇,诉说着过去的辉煌与荣耀。今天,我们站在历史的长河中,不禁为古人的智慧和匠心而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