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为何曾经因为一副挽联和兄弟割袍断义-

民俗文化 2025-03-26 07:49www.nkfx.cn民俗文化

喜欢创作对联的他,尤其对挽联情有独钟。挽联通常是专为已故亲友而作,那不就意味着,不是经常有亲朋故旧过世以供他练习。眉头一皱,他心生一计,决定给身边熟悉的活人预写挽联,以此作为练习的方式。

某年的一天,正值新春佳节,曾国藩在书房里沉浸于挽联的创作之中。这时,他的好朋友汤鹏前来拜年。由于两人关系亲密无间,汤鹏便没有通报便直接走进了书房。

恰在曾国藩正在挥毫泼墨,写到“海秋夫子千古”。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海秋”正是汤鹏的字。正当曾国藩沉浸于自己的创作之中时,突然听到了汤鹏的声音,惊得他手忙脚乱地藏起条幅。

汤鹏误以为曾国藩在写春联,好奇为何使用的是白纸而非红纸,便想看看上面写了什么。曾国藩紧张地捂住条幅,但汤鹏性格刚烈且好奇心重,他毫不犹豫地扯过条幅看个究竟。这一看,差点让汤鹏晕倒——他的好朋友竟然在新春佳节给他写挽联!

这件事都是挽联惹的祸。汤鹏与曾国藩不仅是同乡,还是重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两人一同在京为官,交往甚密。这次挽联风波后,汤鹏与曾国藩的友情出现了裂痕,几乎到了割袍断义的地步。

尽管曾国藩的行为可能出于玩笑或练习的目的,但这无疑给两人的关系投下了阴影。这个故事也让我们明白,在人际交往中,即使是最好的朋友,也需要注意言行举止,避免因为一些看似无足轻重的玩笑或误会而伤害到彼此的感情。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