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随着自由结婚的风潮逐渐盛行,即便在崇明县这样偏僻的地方,男女婚恋观念也日渐开放。当时,崇明县有位叫沈维谷的人,他有个女儿叫沈碧玉,在上海读书。沈碧玉容貌秀丽、性格活泼,常常与同学游览上海名胜。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邂逅了一位潇洒帅气的男青年高寿丰。两人一见钟情,交往甚密,被人们视为天生一对。
沈碧玉与高寿丰的感情迅速升温,两人私下约定终身。高寿丰却迟迟没有向沈碧玉求婚,这让沈碧玉心生疑虑。在一次对话中,沈碧玉故意试探高寿丰的真心,提醒他是否真心愿意与她共度一生。高寿丰坦诚相告,自己虽然品学兼优,但因家境贫寒、尚未毕业,无法承担婚姻的经济压力,担心亲戚们不会同意他们结婚。
沈碧玉听后并未退缩,她鼓励高寿丰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在高寿丰的请求下,他们共同的同学张某出面做媒,向沈父提亲。沈碧玉的母亲十分疼爱女儿,同意了这门婚事。张某与沈父提及高寿丰的品学才华及家庭背景时,沈父觉得高寿丰是个有前途的青年,值得将女儿托付给他。而且女儿已经看中了高寿丰,他也没有异议了。
考虑到高寿丰已经父母双亡,而沈碧玉的父母不愿女儿远嫁他乡,双方商定高寿丰入赘到沈家。这一决定让双方皆大欢喜,他们共同期待着美好的未来。这段自由结合的姻缘不仅见证了他们真挚的爱情,也展现了两家人对于婚恋观念的开放与包容。这段佳话在当时传为佳话,成为人们口中的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