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政变的时候,为何没有支持曹家的将领呢

民俗文化 2025-03-26 15:30www.nkfx.cn民俗文化

集团内部,历来寒门与豪门之争不断。在集团扩张的关键时刻,曹操采纳了唯才是举的用人策略,这一举措无疑触动了豪门大族的既得利益。当时,曹操阵营中充斥着与士族集团的暗流涌动,书信往来不断。尽管士族集团心怀不满,但由于曹操的强势,他们只能敢怒而不敢言,与寒门结下了不解之仇。

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病重之际,在洛阳崇华殿召集了三位大将军共议辅政之事。曹真、镇军大将军与抚军大将军受命辅佐。随后,司马懿领兵征讨江夏的敌军,大败孙权,因功进封舞阳侯。而某些宗室子弟因与君主的亲近关系,被任命为散骑侍郎。

司马懿作为曹魏政权的权丞、政治家和军事家,是一位城府极深的谋臣。他逐步削弱曹操后代掌握军权的实力,使得曹家仅剩下少数老弱兵士。而司马懿本人则拥有重兵,其麾下从将领到士兵,无不心悦诚服。这种情况下,若要推翻曹操后人的政权,对司马懿而言易如反掌。加上曹操后人在谋略、胆识和军队实力方面均不及司马懿的后代,胜负已是一目了然。

张嗔的存在对司马懿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威胁。他是保皇派的代表人物,拥有绝大多数将领的支持。若张嗔尚在,司马懿难以施展拳脚。张嗔的离世使得局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司马懿趁机铲除了曹真,使得军队纷纷倒向了自己。自此,司马懿在集团中的地位如日中天,离掌握大权仅有一步之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