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CPI同比上涨0.9%
2021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稳健增长的背后故事
随着2021年的落幕,我们回首这一年,中国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呈现了一种稳健增长的态势。全年同比上涨0.9%,这一数据远低于全年预期的3%,展现了国内物价总体保持低位平稳运行的态势。在这一数据背后,隐藏着许多有趣的故事,得益于国家的保供稳价政策的有效实施以及中国经济的韧性。
一、全年物价概览
食品价格在这一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尤其是猪肉价格,同比下降30.3%,而在12月,降幅更是扩大至36.7%,成为抑制CPI上涨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鲜菜价格全年平均上涨5.6%,但随着供应的改善,12月价格出现环比下降8.3%。
除去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全年同比上涨1.2%,这表明非必需品类和服务价格保持温和上涨。
二、月度数据介绍
在月度数据中,12月CPI同比上涨1.5%,涨幅较11月有所回落。食品价格同比由涨转降1.2%,而非食品价格上涨2.1%。其中,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等类别的涨幅尤为突出。而在环比数据上,12月CPI下降0.3%,这主要受到鲜菜供应增加和猪肉价格涨幅收窄的影响,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走低,工业消费品价格也出现回落。
三、政策与外部环境交织
在幕后操纵这一切的,是国家的保供稳价措施。针对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异常波动,国家通过供需调节和市场监管,成功推动价格回归合理区间。在全球通胀压力上升的大背景下,中国的CPI涨幅处于较低水平,凸显出中国宏观调控的有效性。
四、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专家预测2022年CPI涨幅将温和回升,但全年通胀压力可控。生产者物价指数(PPI)有望继续保持回落态势,上下游价格协调性将增强。新一轮的“猪周期”可能于2022年年中开启,这将对食品价格带来一定影响,需要我们密切关注。
在这一系列的数字背后,是中国经济的稳健发展和的明智决策。让我们期待未来中国经济的更多精彩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