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价格半年降近3成
供应端压力不断放大,业内面临多重挑战
一、供应过剩持续加剧
随着2024年四季度养殖户补栏积极性的提升,2025年春节后,新开的产蛋鸡规模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这一增长导致市场存栏量持续保持在高位,使得业者面临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业内担忧这种供应过剩的状况将会持续影响市场稳定。
二、生产效率下降引发连锁反应
自2022年祖代鸡引种暂停以来,部分养殖企业不得不通过换羽来维持产能。这种做法带来的后果是鸡苗质量的普遍下降,进而缩短了产蛋高峰期。为了降低亏损,养殖端加速淘汰老鸡,这无疑进一步加剧了短期的供应压力。这一系列反应揭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生产效率的下降对产业带来的冲击。
三、需求端的疲软表现
春节后至清明前,传统的消费淡季使得家庭储备需求减少,同时餐饮行业的复苏也显得乏力。这些因素共同导致鸡蛋消费整体疲软。猪肉、鸡肉等替代品的价格持续下跌(如陕西猪肉价格的显著下降),也使得部分消费者转向肉类消费,从而削弱了鸡蛋的需求。
四、成本与政策的双重影响
饲料成本是另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尽管玉米、豆粕价格在2025年初有所回升,但由于前期饲料成本处于下行周期,养殖户在扩大生产规模时考虑的成本因素产生了滞后效应,这也加剧了产能过剩的状况。部分地区的冷库蛋集中出库(如山西、河北),短期内进一步加大了市场供应量,对价格反弹形成了压制。政策调控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其对于市场供需平衡起着关键作用。
展望未来,鸡蛋价格已接近部分养殖户的成本线。随着清明节的临近,由于节日期间的传统需求增加以及老鸡淘汰的加速,局部地区已经出现小幅反弹。从中长期来看,由于存栏基数庞大,价格上涨的空间仍然有限。行业要实现供需再平衡,可能需要通过持续的产能去化来实现。这一过程中,业内各方需要密切注意市场动态,灵活应对各种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