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鼻祖,武威天梯石窟原来这么牛

奇闻趣事 2023-03-25 14:17www.nkfx.cn奇闻趣事

公元3世纪时,河西地区受键陀罗风格的影响,开始开凿石窟。4至5世纪,石窟遍布河西,气势宏大,光彩夺目,促进了石窟艺术中“凉州模式”的形成。这种具有浓郁河西特色的艺术风格在后来逐渐波及中原。5世纪至9世纪,石窟雕凿达到极盛时期,完成了石窟艺术由龟兹模式(新疆克孜尔石窟)向凉州模式(天梯山石窟)再向平城模式(山西云冈石窟)的发展,并最终在洛阳龙门完成化的全过程。

新疆克孜尔石窟

河西是我国开凿和保存石窟最多的地区之一。天梯山石窟又称凉州石窟,位于城南张义镇灯山村大坡山南崖绝壁间,窟下有寺,也称大佛寺、广善寺。乾隆《武威县志》载“大佛寺,城东南一百里,有石佛像,高九丈,贯楼九层,又名广善寺。”这在《法苑珠林》等佛教经籍中都有记载。天梯山石窟造像别具一格,或石雕或泥塑,其规模宏伟壮观,雕塑精美绝伦,千姿百态,可与敦煌莫高窟媲美。第13窟的大佛高30米,右手指向磨脐山,雍容典雅,庄严肃穆,有气吞烟霞、挥斥乾坤之势。据有关史料记载,此石窟是北凉王沮渠蒙逊于公元412年至439年之间开凿的,距今已有近1600年的历史。此窟开凿后,西域高僧接踵而至,他们在天梯山石窟修行说法,翻译佛经,使天梯山石窟更具盛名。

天梯山石窟

因历代战乱,加上自然灾害频繁(主要是地震),石窟破损严重。特别是1927年的大地震,对天梯山石窟造成毁灭性的破坏,九层贯楼和大部分洞窟被震毁,幸存比较完整的有8窟,大佛坐像安然无恙。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