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第一土豪石崇:土豪到鄙视皇帝穿着的地步

奇闻趣事 2023-03-26 17:16www.nkfx.cn奇闻趣事

 石崇(249~300年),字季伦,西晋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他出身豪门,其父石苞是西晋的开国元勋。史书记载石苞"容仪伟丽,不拘小节"。可能是遗传的缘故,石崇过的也是"任侠无行检"的生活。石崇小时候很机敏,勇敢且有谋略。他的父亲石苞临终前分财物给诸子,唯独不给石崇。石崇的母亲提醒他给石崇也分一份,石苞说"此儿虽幼小,以后却能自立。"
  石崇二十来岁就做了修武令,为人做事都很干练。后来因为征讨吴国有功,被封为安阳县侯,不久又迁为侍中,出为南中郎将、荆州刺史。石崇颖悟而有才气,率意而为,但对自己的行为不加检点。他在荆州任上时,私自与手下劫掠远来的商客,以至于积累了如山似海的财富。为了炫耀自己的豪富,石崇特地派人到全国各地采集珍贵的异花奇草,在住宅的边上造起了一个豪华园林,凡远行的人都在此饯饮送别,号为"金谷园"。园随地势高低筑台凿池,园内清溪萦回,水声潺潺。石崇命人根据山形水势,筑园建馆,挖湖开塘,周围几十里内,楼榭亭阁,高下错落,金谷水萦绕穿流其间,鸟鸣幽村,鱼跃荷塘。郦道元在《 水经注 》中就曾提到石崇的金谷园"清泉茂树,众果竹柏,药草蔽翳"。园内筑百丈高的崇绮楼,可"极目南天",以慰绿珠的思乡之愁,里面装饰以珍珠、玛瑙、琥珀、犀角、象牙,可谓穷奢极丽。石崇和左思、潘岳等二十四人曾结成诗社,号称"金谷二十四友"。 这帮人员经常聚此饮酒作诗,享受人间美景,品尝天下美味。


  石崇的厕所也修建得十分豪华,厕所内准备了各种的香水、香膏给客人洗手、抹脸。门口有十多个女仆恭立侍候,一律穿着锦绣,打扮得艳丽夺目,列队侍候客人上厕所。客人上完了厕所,这些婢女要求客人把身上原来穿的衣服脱下,侍候他们换上了新衣才让他们出去,换下的衣服以后就不再穿了。石崇的一个朋友,叫刘实,有一次去拜访石崇,突然感觉肚子痛,连忙去上厕所,一进厕所,见里面有一只大床,挂着漂亮的纱帐,铺着华丽的垫子。两个侍女各立一旁,手里拿着香囊。刘实连忙退出来,连说"对不起,对不起,我不小心进了你的卧室。"石崇听后,哈哈大笑说"你进去的正是厕所啊!"刘实听后目瞪口呆!
  后来石崇凭借赃款行贿上司,得以到洛阳做官,在这里石崇更加肆无忌惮地搜刮民脂民膏,积累起如山的财富,成为京城有名的富豪。他建造了更加豪华的居室,后房的几百个姬妾,都穿着刺绣精美无双的锦缎,身上装饰着璀璨夺目的珍珠美玉宝石。有一次,晋武帝穿着外国进贡的火浣布制成的衣衫到石崇家做客,石崇故意穿着平常的衣服,却让从奴五十人穿火浣衫迎接晋武帝,让武帝感到无以自荣。
  石崇从后庭姬妾中挑选了十几个人,妆饰打扮完全一样,不仔细看,甚至分辨不出来。石崇刻玉龙佩,又制作金凤凰钗,昼夜寻欢作乐,称为"恒舞"。每次对姬妾有所召幸,不呼姓名,只听佩声看钗色。佩声轻的居前,钗色艳的在后。石崇又撒沉香屑于象牙床,让所宠爱的姬妾踏在上面,没有留下脚印的赐珍珠一百粒;假设留下了脚印,就让她们节制饮食,以使体质轻弱。石崇每次请客饮酒,常让美女斟酒劝客。如果来拜访的客人不喝酒,他就让侍卫把美女杀掉。有一次丞相王导与大将军王敦一道去石崇家赴宴。王导向来不能喝酒,但怕石崇杀人,当美女行酒时只好勉强饮下。王敦却不买账,他原本倒是能喝酒,却硬拗着偏不喝。结果石崇斩了三个美人,他仍是不喝。王导责备王敦,王敦说"他自己杀他家里的人,跟你有什么关系!"

  人为什么喜欢武侠?其实在武侠时代,人真的不喜欢武侠。就像美国开拓西部的时代如果有电影,相信也没什么人愿意把镜头对准那些蔑视法纪、信奉枪杆子里面出安全,和的闯关东没有本质区别的农民亡命之徒。侠客的祖师爷墨子,当年只是诸子百家中的一位,虽然也名列几大家之中,但若论后世影响力,则是远不如儒法道兵几家,和儒家斗了百十年,人家登堂入室,自己却烟消云散,法家韩非更是一句“侠以武犯禁”就把侠打入了恐怖分子之列。汉代,武帝把的侠客组织予以消灭,此后基本只有利益至上的帮派,而没有墨家这样理想至上的侠客组织。同样被汉武帝“灭”了下半身的史家司马迁写《游侠列传》,更像是一种祭奠和寄托。

  在整个国家文明强健向上的时代,不务正业的游侠其意义与浪荡子无异,唐代是进取的朝代,所谓“若个书生万户候”。所以一心想建功立业的王昌龄写下“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侠客,基本被贬得一钱不值。著名的唐传奇往往也与时代挂钩,如唐末创作的《虬髯客传》常被看作武侠小说的始祖,但其真正主角却是大败突厥的唐代名将李靖。武侠文化的真正兴起应在元明。元朝取消了科举,文人们一下失去了饭碗,于是小说评书开始创作,《水浒传》属于写实主义,小说的武功在现实中基本都有出处,可以印证,正如其中的人物,百分之九十九以现代文明标准来看都算不得好人,但却是真实江湖(庙堂与黑社会)的写照。再没有那种舍利而求义(墨家标准)的侠客,有的只是好勇斗狠,见了宋江等英雄纳头便拜,见了小民便板斧排头砍去的江湖豪强。这也并非武侠,而是世俗层面的强者崇拜。

  每逢乱世之中,反而有对武侠文化的向往。明清交际之时,武侠小说发达,清末民国之间,剑仙小说与电影一齐上阵。这些武侠本质上是一种对超人的向往,正如瞿秋白写下“济贫自有飞仙剑,尔且安心做奴才”,著名的共产党人导演蔡楚生初见电影界前辈郑正秋,也痛陈神怪武侠的不良影响。但也有另一种有识之士看到事物的另一面,因为武侠小说向上能成为神话,向下也能成为写实。武侠小说家之一的平江不肖生,本身是一位技击家;韩慕侠等武术家教练过的西北军,也成为了近代以来世界上唯一一支在冷兵器上打败日本军的军队。孙中山在民国时代便倡导武术,曾说“自火器输入之后,国人多弃体育技击之术而不讲,以至整个社会积弱愈甚,却不知五分钟之决胜,常在对面五尺地短兵相接之时”。意思是说武术虽然不能敌枪炮,但却可以强化一个民族的尚武精神。

  

  现代以来在武侠文化上最成功的,小说家是金庸,电影家是徐克。金庸的小说承上启下,继承了传统武侠话本的特点,又引进现代小说和文化。,一连串的政治隐寓、预言也标志着金庸传统士大夫知识分子的身份。而徐克的电影一方面同样也有对政治、社会现实的隐寓,但最大的贡献是把武侠文化本身的娱乐魅力无限放大。其实对超现实、超人的向往,这存在于许多民族之中,就像美国,其科学进步是一面,其喜欢蜘蛛侠超胆侠的幼稚心态又是一面,《银河护卫队》中抢夺毫无科学根据的石头,正如武侠小说中对武林秘籍的争夺。在人类进入太空时代之后,手持光剑砍人的软科幻《星球大战》也将失去魅力。

  人为什么喜欢武侠,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意义,在和平盛世(也多是平庸时代),武侠是娱乐文化的代表,清代人听《三侠五义》,正如好莱坞戏院放《神奇四侠》。在乱世,武侠是一种寄托,是战斗的旗帜,有时也是精神鸦片。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禁锢中,武侠代表了对体制的叛逆,对自由的追求。而在声光影画的现代,武侠则是文化中唯一能在娱乐性上与世界电影抗衡的片种(所以也成为各大导演闯荡好莱坞时的首选),所以西方有科幻,有武侠,不是我们落后,而是两者本质上相同(有科学根据的硬科幻观众群其实很小),都是人类内心深处,对人类超出人类能力的一种根深蒂固的向往。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