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季陶简介/生平事迹 戴季陶人物评价

奇闻趣事 2023-03-26 17:16www.nkfx.cn奇闻趣事

人物简介:

戴季陶(1891年—1949年),初名良弼,后名传贤,字季陶,笔名天仇。原籍浙江湖州,生于四川广汉,中华民国和国民党元老,近代史上重要的思想家、理论家和政治人物。早年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参加了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五四期间,思想激进,也是马克思主义最早的研究者之一。曾先后担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考试院院长等职。有蒋介石的“国师”之称,是蒋介石的忠实“智囊”。

中文名戴季陶
别名戴传贤
国籍
民族汉族
出生地四川广汉
出生日期1891年(辛卯年)
逝世日期1949年(己丑年)2月11日

职业理论家
毕业院校日本大学
信仰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国民党创始人之一
代表作品《伟大精神》《同舟共济歌》《日行一善歌》
终年岁数58岁
政党国民党

人物生平

戴季陶早年留学日本,参加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追随孙中山,参加了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后来任职于《上海日报》,后任《天铎报》总编辑。著有《孙文主义之哲学基础》、《国民革命与国民党》、《青年之路》、《日本论》、《学礼录》等。

1905年,戴季陶去日本留学,进日本大学。

1909年回国,任江苏地方自治研究所教习。后因在上海《中外日报》、《天铎报》撰文抨击清王朝而受通缉,逃往南洋槟榔屿,主办《光华报》,并加入同盟会。

1911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在上海创办《民权报》。辛亥武昌起义爆发后,戴季陶回国。参加了陈其美、钮永建等人组织的上海起义。

1911年底,孙中山由海外回到上海,戴季陶以党员及记者资格谒见,迅即受到器重。此后,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他随从去南京参加典礼;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后,他又奉命与蔡元培、宋教仁等去北京迎袁世凯南下。

1912年回国,他在上海创办《民权报》,后任孙中山秘书,并受命进行二次革命的军事联络活动。二次革命失败后逃往日本。

1916年,戴季陶随孙中山离日返上海。次年从上海到广东任大元帅府秘书长。五四运动时期在上海主编《星期评论》。

1916年10月6日,蒋纬国诞生,后被蒋介石收养。(蒋纬国于自传-《千山独行——蒋纬国的人生之旅》(台湾天下文化出版公司出版)表示其父为戴季陶,母为日本护士重松金子)

1917年,孙中山在广州设立“护法”军政府,戴季陶被任命为法制委员会委员长。

1918年2月,兼任大元帅府秘书长。

1918年4月,林森署理军政府外交部长时,戴季陶代理外交次长。

1918年5月21日,孙中山离广州前往上海,戴季陶同行。1918年5月4日,因桂系军阀操纵国会,决议改组军政府,孙中山受到排挤,愤然宣布辞去大元帅之职。

五四运动(1919年5月4日)前后,戴季陶受命于孙中山,与李汉俊、沈玄庐一起在上海创办《星期评论》,作为国民党中央机关报《民国日报》系列中的杂志,由戴季陶任主编。戴季陶撰写了不少文章,着力于宣传爱国思想,宣传社会主义思潮,对共产主义也作了广泛介绍。他尝试用共产主义说明伦理问题,称赞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天才”,称马克思是“近代经济学的大家”、“近代社会运动的先觉”。他撰文批判有人企图压制思想解放,认为翻译、研究、批评马克思著作是不可也不能禁止的。朱执信等人创办的《建设杂志》还陆续登载过他由日文转译的考茨基著《马克思资本论解说》。但他并不是为了实现工人阶级的最终目标,建立工人阶级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他曾对孙中山说六三罢工以来,“工人直接参加政治社会运动的事,已经开了幕,如果有智识有学问的人不来研究这个问题,就思想上智识上来领导他们,将来渐渐地趋向到不合理不合时的一方面去,实在是很危险的。所以我受了罢市风潮的感动,觉得用温和的社会思想,来指导社会上的多数人,是一桩很紧要的事。”所以,他虽和陈独秀等早期共产主义者联系密切,并参与了若干共产党成立的筹备活动,李立三在一次党史报告中甚至说戴季陶是共产党成立的发起人之一,但戴季陶并没有继续朝前进步。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