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古代历史上最应该载入史册的四位隐者
历史上的贤人隐者数不胜数,有记载的诸如老子、孟子、庄子、范蠡、陶潜等,无记载的那就似天上的繁星,数都数不清。后人对前世的贤人隐者的一条规律,很有道理,“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中隐、大隐者,在烟波浩渺的历史中总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而隐于野之小隐或者微隐者,要想寻觅其足迹,恐怕只有博览史料才能左右采获。我在读洪迈的《容斋三笔》时就发现了四位名不见经传的贤人隐者,他们虽然没有超凡脱俗韬光养晦君子气概,但他们的言行举止却应该成为后人景仰的楷模。
一、潜修学问的知己——蒋季庄、高抑崇
慈溪人蒋季庄鄙视王安石的“五经新义”,发誓不参加科举考试,闭门读书,不轻易与人接触。有位叫高抑崇的读书人居住在明州城中,每年都拜访蒋季庄四五次。每次拜访蒋季庄都急忙出去迎接,二人相对而坐,通宵达旦地探讨学问,几乎废寝忘食。高抑崇告辞时,蒋季庄必送出数十里之外,二人堪称知己。有人对高抑崇说“蒋季庄从不多与别人交际,而唯独与你交往甚厚,你也愿意与他交往,这是什么原因呢?”高抑崇回答“我终年读书,有时产生许多疑问,或有许多不能完全理解的东西,积累到数十条,我就去拜访他,而每次拜访,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这二人的事迹,在当时受到人们的称赞,都说,世上所称道的知己就应该是他们这样的。
二、学无止境的——王茂钢
王茂钢,居住在明州林村的一个山谷深处,他的弟弟不喜欢读书,茂钢就让他经商糊口,而自己则潜心读书,研究《周易》,而且造诣颇深。沈焕为明州通判时,曾去拜访并向他请教,对王茂钢的学问大加称道,他说“王茂钢的见识旨趣远远超出经传之外,他的气质谨严持重,知识渊博似海,看来他对学问的深究是没有止境了。”
三、诚实笃信的——顾主薄
顾主薄,人们不知道他是那里人氏,宋高宗南渡,顾主薄也跟着来到慈溪,他一直保持廉洁耿介的操行,安于贫贱不求闻达,但待人接物从来一丝不苟,对人诚信,即使是芝麻粒样的小事,他也从不马虎。比如,天明起床,卖菜的路过门口,他问了价格,根据数量付钱,从不讨价还价,购买其他的东西也是一样,如果一天的东西够用了,他就会闭门谢客专心研究典籍。时间长了,人们都信服了,不忍心再欺骗他。当时,人们教育那些不安分守己、武断刚愎的人,说“你难道是顾主薄吗?”
四、固执高洁的——周日章
周日章,信州永丰县人,他廉洁耿直,却恪守礼仪,家境贫寒,却从不贪不义之财,为全县人所尊敬。他家中经常断粮,时常吃了上顿没下顿,寒冬腊月穿着单薄如纸的衣服,街坊邻居有时拿来微薄的东西接济他,他宁愿妻子挨饿,也始终不求人,即使如此,每有客人到来,他依然高兴的延请接纳。县尉谢生送他一套衣服,怕他不接受,于是说“先生不曾有求于我,是我自己的一片敬意,还望先生收下。”周日章笑着推辞道“一套衣服和万贯资产一样,如果不明不白地接受,那是不能分辨礼仪的。”最终还是谢绝。汪圣锡也知道他的贤德,认为周日章的行为与古代的贤人君子相同。
洪迈说,读书人加强修养专心治学,只求完善自我,不求世人所知,这样的贤人隐者在任何时代都间或有之,这四位先生的道德操行,比古代的先贤们相差不了多少,他们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绩,但他们的精神境界真该被历史铭记,应该流传千古。
楚庄王围宋,是个蹊跷的战事,结束得有些莫名其妙,各种版本都想解释其结束的细节,但其实都很难说得通顺。
而整个战事的过程,就像是一个对信义的全面注解,故事中的几个人物都是在翻来覆去地讨论着关于信义的课题。
东周列国志里面提到了这个战事的开端,根本原因还是楚国想争霸,想让那个死不服气的大国宋对楚低头,但苦于找不到原因,就想了个羞辱宋国的招数,让楚使过宋境而不拿通关文书,摆明不把宋国当个国看。宋受不住这气,就把使者砍了。
列国志中说这个使者不是个平常人,就是那个当年逼问楚庄王为什么不务正业,从而引出一鸣惊人典故的申无畏,乃是个有先见之明的人。申无畏一听说让他去宋国惹事,就知道自己没命活了,不免逼问庄王说我要是死了咋办?庄王很深情地说,那我就灭了宋国给你报仇。申无畏无奈,只好盼着大王说话算数。
重点是庄王对申无畏作出的这个承诺,结合后面的未胜宋国,则是一个关于信义的,可以探讨的情节。
列国志中把庄王的口气夸大了,左传记录的其实更像一个主子常说的话“杀汝,我伐之!”可没说要灭了谁云云。勇决,但对于结果,没有承诺。
左传中却有后来楚庄想撤军时,申无畏的儿子申犀质问楚庄违背对申无畏的承诺的情节,所以,楚庄想必还是说出过要灭宋的言语。
楚军很快围住宋都,宋国香火堪忧,不停求晋国来援。晋国作为老霸主,人家宋国是为了跟他混才被楚国盯上的,大哥不救小弟说不过去,又实在没这个实力了,晋景公就派解扬去给宋国传个话,传的是救兵很快就到,宋国的弟兄们顶住!其实继续猫在家里吃果果。
这又是一个与信义有关的情节。
这种说了不算的话,也许是使者经常需要说的,但使者作为一个人,请相信对于这种人情之所难堪之事,公然违背信义,也一样是不愿意接的。但解扬作为使者,自有其生存的道理,且看他对信义的理解
解扬手脚不利索,被楚庄王抓住了。解扬此人想必在当时也算个活跃的人物,公开场合曝光率较高,认识他的人很多,所以作为发言人才有公信力,才被派作晋国代表的。列国志中竟说楚庄王也认识他。庄王正发愁宋国久攻不下,就和解扬商量,说你到宋国喊两句话,就说晋国救兵来不了了,瓦解一下军心,行不行?这样我就让你活命,还在我战胜之后让你在宋国当大官。
解扬答应,说没问题。庄王暗喜此人竟然这么贪生怕死,于是把他推到睢阳城外,解扬吼了一嗓子宋国的弟兄们,顶住,国军,啊不,晋军很快就来了,区区小鬼子,那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庄王一听,哭笑不得,但毕竟心量宽宏,拉回解扬来问,你小子想什么呢,怎么这么没信义?
解扬说了番很有见地的话臣请杀解扬,以明楚国之信,在外不在内!意思是杀了我,就说明你们楚国的臣子都应该对外国人讲信义,反而不应该对自己国君讲信义了。庄王骑虎难下,说算你狠,你信义,我放你走。解扬竟全身而退了。
这里讲的又是信义。解扬一路上撒了两个谎,一个是对楚庄王说我帮你说话,一个是对宋国人,说晋国会来支援的。他因这两个谎而青史留名,留的还是个讲信义的名。这就是解扬关于信义的实践,他的生存方式,他活着的道理。
宋国为了相信晋国的鬼话,继续抗战,楚王为了实现对申无畏的承诺,继续围城,一围就围了九个月。据说这个时长是空前的,宋国饿死的不比战死的少,易子而食,折骨而炊。楚军打,打不下来,撤,又很没面子,宋国的统战工作作得很好,老百姓一直没闹哗变,楚庄王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出不来了。
这之后的故事就变得模糊了,宋国与楚国的上层显然进行了某些沟通,达成了某个协议,最终一场战争无果而终,楚国撤了,宋国与晋国实质上分裂,但并没有什么名义上的楚国战果出现,只有一个盟约,说从今以后,你不骗我,我不骗你,拉勾勾,不反悔。这个盟约从形式上来看,是平等的,没有执牛耳的盟主,没有需要听命的诸侯。
至于这个盟约是如何签订的,没有定说,从史记宋微子世家的记载来看,似乎是华元与楚庄王直接对话的,华元说城中已经易子而食,庄王称自己只有二日战粮,于是两家罢兵。列国志中记载是华元夜里摸到楚将子反帐里,要胁子反定了此盟,子反说自己只有七日粮草。左传中记载的就是华元夜摸子反,比史记更有故事性一些,列国志的演义自然源自于此。
很多人编出很多版本,要解释的无非这两个问题
1.元华为什么会老老实实地汇报自己城中已经易子而食?正常来说,敌人知道他虚成这样,等于自己手中筹码尽无,很可能坚持继续围下去,直到在不久的将来宋国崩溃。
2.子反(或者楚庄)为什么会老老实实地告诉元华自己只有几日粮?这样对方很可能继续坚守下去,等到楚国退兵,或者晋兵的到来。
对元华的实诚,一般的解释是宋国人就是活雷锋,因为楚襄王就这种一根筋脑袋的代表。
而楚方的老实,有如下两个解释版本
左传说是元华要胁了子反,“子反惧”,因而我招我招我全招,忙不迭地啥都说了,定了盟约。这显然不合道理,元华摸进帐来,你子反说自己有一年的粮,他也没机会去查证。至于密帐中的私约,刀离开了脖子,还惧什么?就是子反惧,楚庄又惧什么,杀掉子反攻城就是了。而且从史实上看,子反虽然有时荒唐,爱喝口小酒,但绝没那么怕死,至少自杀时,是挺痛快的。
史记的解释是“以信故”。我觉得这三个字很有内涵,但后来的人显然都理解浅了。
列国志中对以信故三字的理解就是说两家都讲信义,说了实话,大家觉得这个世界真和谐,大家都是好人,还打嘛啊,没意思,于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区区弱宋,尚有不欺人之臣;岂堂堂大楚,而反无之”)
待后生来分析一下,提点中肯的想法
分析两国这时的博弈,不能不考虑另一个存在晋国,抛开了晋国,就无法解释两家的行为。
其实到这时,两家都在崩溃边缘,正常来说,只能有两种结局两存,或者两亡,已经完全没有了单赢的可能。
对宋国来说,晋国确实一直没来援助宋国,宋国值此之际,已经不敢把赌注再押在晋国身上,城已经危无垒卵,旦夕可破,哪怕晋国此时发兵,只怕到达宋国,国中也已经饿成空城。
对楚国来说,晋国虽然一直没来,但不等于他们就不会来,现在的楚军,已经脆弱不堪,哪怕真有一天攻破宋国,继而来之的怕也只是拱手让给滚滚而来的晋国大军,晋国白白吞并了宋国,还让他楚庄背一个灭人宗祠的恶名,楚国又会败给晋国一次,这可是楚王亲自败北,哪是承受得起的?
两方在此时,只有一条路可以选议和,否则,宋国可灭,但宋国一灭,楚国立即唇亡齿寒。
但议和也不是闹着玩的,打了九个月,眼都红了,宋人已经在吃自己孩子,难道不想把楚庄煮了吃?楚军在不知道宋人虚实的情况下,在军心严重溃散的情况下,一旦撤兵可能会造成全盘崩溃,此时如果宋军有实力追击,后果不堪设想。
宋人也是一样,你楚国答应要议和,答应要退兵,问题是你们到底是不是真的退兵?如果你们钱粮还够,前脚与我们议和,我们刚刚松懈下来,后脚你们又杀回来了,我宋国还不是一个特洛伊?为一个申无畏灭国,还不如人家为海伦浪漫呢。宋国要确定,楚国已经没有能力在打败宋国之后再抵抗晋国。
所以,两方此时为了能达成协议,谈判时不是互陈优势,反而是在拼命证明自己已经是个废物了,已经无害了,已经是可以信赖的弱势群体了。我想他们对于自己的实力还不只是口头上予以客观地表述,还少不了互派使者悄悄地考察一番,以确认双方的真实情况。
确认了双方的真实情况之后,“以信故”,两方罢兵了。这场仗谁也没赢,宋国以弱势的地位,争取到了的和平,确是一场英勇的抗争,自然楚国也没什么理由要求人家服从他们,所以这个盟约是平等的。
在这样的局面下,楚庄违背了对申无畏的承诺,班师回朝了。霸主还是霸主,宋国还是宋国。申无畏只是被消遣了一回,他在云端看这个结局时,也会报以消遣的一笑吧。
童年趣事
- 日本恐怖电影贞子 日本著名恐怖片贞子
- 人类已发现57种外星人 人类已发现57种外星人视频
- 人类高层隐瞒了什么 鬼神人类高层隐瞒了
- 人类不敢公布的秘密 人类不敢公布的秘密高清唯
- 全天下最神奇的奇闻异事 全天下最神奇的奇闻异
- 全天下最奇怪离奇的奇闻异事 天下奇闻怪事大全
- 全天下最奇怪的奇闻异事 全世界最奇怪的事
- 全世界最离奇的奇闻异事 世界十大离奇
- 全球世界奇闻趣事 世界奇闻趣事大全集
- 全球十大灵异事件 全球十大灵异事件列表
- 民间农村真实鬼故事 鬼故事农村真实故事
- 民间灵异事件真实故事 老一辈讲民间邪门故事
- 民间灵异事件真实 民间灵异事件鬼故事
- 民间灵异故事大全真实故事 民间灵异故事大全真
- 民间鬼故事真人真事 民间鬼故事真人真事图片
- 民间鬼故事大全 民间鬼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