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定秀简介/生平事迹 陈定秀人物评价

奇闻趣事 2023-03-26 17:16www.nkfx.cn奇闻趣事

人物简介:

上个世纪北京女子师范学校国文专修科有四名女学生,在五四运动中为妇女解放独立自由勇敢地走上街头,游行集会,开女子参政之先河。由于她们兴趣相同,学术相讨,生活相共,着统一装束,参加各种组织,编辑刊物,时人称为四公子。1923年,庐隐以四公子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小说《海滨故人》,小说中露莎、云青、玲玉、宗莹分别指庐隐自己、王世瑛、陈定秀和程俊英先生。1990年在那个炎热的夏天,九十高龄的程俊英教授在华师大一村的陋室内创作了《海滨故人》的续篇《女生·妇人五四四女性肖像》。那是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用女作家蒋丽萍的话说缤纷美丽,不胜凄凉。程先生逝世至今又十多年了,美丽而凄凉的故事已经成为过去,而四公子为妇女解放自由独立而追求的精神却一直流传,直到永远。它体现了五四以后女学界的自强不息和争取婚姻自主的精神。

中文名陈定秀
出生地昆山陈墓镇下塘街陈敦和里

出生日期1900.5.29
性别女

她是从颜家巷走出去的

十九世末,美丽的江南水乡苏州走出了一位第一代女大学生——五四运动的新女性,“四公子”之一陈定秀。

陈定秀,小名,秀之。清光绪二十六年(庚子农历五月初二)(1900.5.29)。生于昆山陈墓镇(今锦溪)下塘街陈敦和里。当时的陈家在镇上称得上是首富,书香门第,历代人文辈出,其曾祖父陈竺生(松瀛)为清道光五年(1825)乙酉科举人。其父陈百川(文海)也是饱读经书,满腹经纶,膝下多人出洋留学。

,《养素堂》的孩子不论男女都要受到教育,都得读书。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维新、洋务运动给世纪初的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震荡,也给悠闲宁静的江南小镇带来了思想观念上的巨大冲击,乡镇间的一些有识之士,已渐渐感到宁静的田园阡陌并非是他们永远的乐土,于是纷纷离开乡土,进入城市,继而告别传统的私塾教育,为子女们寻找新式教育。在此潮流下,陈家在苏州颜家巷买了一处宽大的宅院。陈家的子女们也陆续来到苏州,被送到当时苏州城里有名的草桥中学,景海女中,振华女中,接受新式教育。清朝末年,废科举,学习外国的学制而兴办学校,北京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只许男子入学。后来又在都城及大城市各办一个女校,北京只有女子师范一所,该校附属国文专修科,是大学性质的,当时全国也只有这一个专修科。

投身五四运动

陈定秀从小聪敏好学,江苏省立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从报纸上的广告得悉,北京国立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国文专修科招生。于是就报名去参加考试,后被江苏省教育厅保送入学。1917年秋,18岁的陈定秀在弟弟陈定达(陈三才1916年保送入清华学校)的陪同下亠起北上,赴北京西单石驸马大街红楼当了李大钊、胡适、陈中凡和鲁迅先生的学生。

1919年,北京女子师范学校改为北京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国文专修科改为国文部。1922年,北京国立女子高等师范学校改名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校长许寿裳。鲁迅先生也开始到女师大任教。

当时的校长是方还(昆山人)。这个人思想比较陈腐、守旧,那时他已五十四岁。因学生参加五四运动,方校长把责任推到级任老师陈中凡身上,激起同学们的公愤,1919年6月29日召开驱方还会议,商讨驱方策略,起草驱方宣言和上教育部次长书,数方干涉本校同学“五四”游行等十大罪状,还将驱方宣言付印散发。方还知道后不敢到校。7月7日,教育部正式免方还职,委毛邦伟先生担任校长。毛还未到校就职,学生代表就到他家提出下学年希望聘请的教师,主要是李大钊老师和陈中凡老师。

由于这个转折点,使陈定秀等有机会参加五四运动的行列,从此开始接受新思想、新文学的洗礼。1919年五四运动的第二天,上午上课,级任陈中凡老师在讲台上严肃地对同学们说“五月一日和二日两天,开巴黎和会,日本人在会上横蛮无理的要求承继德国在山东的权利,如果不答应他们的要求就拒绝出席和会”。这就激起了北京各大学学生的公愤。5月19日,北京全体学生大罢课……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