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怎么教育子女的?晚清重臣曾国藩的家风

奇闻趣事 2023-03-26 17:17www.nkfx.cn奇闻趣事

  曾国藩是怎么教育子女的?历史上的很多官宦之家,再怎么兴旺都过不了三代,而曾国藩家却代代出英才。不仅曾国藩自己的儿子个个成才,曾家的孙辈中还出了曾广钧这样才华横溢的诗人,曾昭抡这样世界著名的化学家,曾孙辈中又出了曾宝荪、曾约农这样有影响的教育家和学者。

  曾国藩从小寒窗数十年,备受艰辛,深知名誉、地位、家业来之不易。他目睹那些达官显宦家庭的官二代们,不是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就是挥霍浪费,吃喝嫖赌,最终家业荡然无存,为此深为忧虑不安。于是,他教育子弟,就从做人开始。曾国藩在清末官场中是属数一数二的风云人物,但他却从不以势压人,更不许子弟作威作福,当败家的纨子弟。

  他知道高官子弟最易骄奢淫佚,而骄佚二字“皆败家之道也”,“是万恶之源”,“由骄而奢而淫而佚,以至于无恶不作”,他时时告诫子侄要戒骄戒佚。家里男的出门须走路,不许雇工坐轿或骑马,而家里的妯娌、女儿、媳妇,老老小小皆纺纱织布,养鱼养猪。即使他的夫人也得参加劳动,为全家作出表率。曾国藩时时告诫儿子不可假父之名而行事,要洁身自好。

  同治二年(一八六三年),曾纪泽与家人乘船去金陵省父,曾国藩写信给纪泽,告诫他一路上不挂大帅旗,不惊动地方长官,“烦人应酬”。同治三年七月,曾纪泽赴长沙科举考试,曾国藩又告诫他不许和考官疏通,“不可送条子,进身之始,务知自重。”

  曾国藩反对买田、置屋、积钱留给子孙,他认为“做官发财可耻”,把做官得来的金银留给子孙更是“可羞可恨”!子孙若是贤才,不用靠父辈遗产也能自立。如果是不肖子孙,那给他留多一分钱,他就会多造一孽。曾国藩发誓“绝不留银钱与后人”。

  自小在农村长大的曾国藩视“勤”是人生第一要义。他在北京任官时,多次购买北方的大白菜、茄子种子寄回,并告诉家人的栽培技术。为了不让子侄们有纨子弟的大少爷作风,他多次在家书中要其子侄们半耕半读,连拾柴收粪这些事也“须一一为之”。

  曾国藩曾说“吾不愿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他所追求的“秀才”,不是传统的读书做官的仕人,而是能够明白事理、才德双修的君子。正是在这种家教原则和方法的引导下,曾国藩的家庭教育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曾氏家族出了大批的人才。,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不断地被人们所推崇和借鉴。

  孙中山名字的由来孙中山是广东香山人,1905年在日本领导兴中会联合华兴会和光复会组成同盟会,被推为总理;确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的资产阶级革命政纲,提出三民主义学说。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被十七省代表在南京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宣布就职。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宣言,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1897年孙中山为了躲避清政府的追捕,流亡日本。有一天晚间投诉旅馆的时候,旅馆要填姓名的。这时候他想到附近有一个叫中山家的一个住宅,这个家族中间的成员中山庆子又是明治天皇的生母,孙文是非常赞赏明治天皇所搞的明治维新的,在旅馆的登记册上写上了日本姓中山。后来日本人和在日本的同盟会会员就称他为中山先生,以后又把孙姓加在前面,习惯就称他为孙中山。孙中山自己本人不用这个称谓,一直到去世他都用孙文的本名。

  孙中山少年的时候看到清政府统治的黑暗立志推翻这个腐朽的王朝,孙中山从1895年开始组织广州起义,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孙中山赶回国内,1912年担任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为开辟了共和制度。此后孙中山又进行反袁护法的斗争,可是屡遭军阀反叛,孙中山在失败之后经验。他晚年最可贵的地方就是确定与俄为师,同苏联和共产党合作,重新解释三民主义,改组了国民党,执行辅助工农,开展军阀的国民革命。

  1924年10月,冯玉祥在北京发动北京政变,邀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国事。这个时候孙中山的健康已经很糟糕了,为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国内争端和实现统一,他就带病乘船北上。1924年12月31日,孙中山进入北京,病情急剧恶化,到协和医院一诊断是肝癌,这种病当时是不治之症。到了3月11日这一天,他自知不起,在临终前,由夫人宋庆龄扶着手腕在汪精卫所代写的总理遗训和致苏联政府书上签字,后来国人常提到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就是孙山中留给国人的政治遗嘱。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