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简介 国民党高官阎锡山为何叫山西土皇帝

奇闻趣事 2023-03-26 17:17www.nkfx.cn奇闻趣事

  阎锡山有山西土皇帝之称,从辛亥革命开始统治山西达38年之久,奉行“中道”的处世哲学。阎锡山历任国民党政府高职,解放前期,解放前夕去台湾,病逝台北。

  1883年10月8日(清光绪九年九月初八),出生于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今定襄县河边镇)一个以经商为主的小地主家庭。字百川、伯川,号龙池。

  九岁入私塾,读过《三字经》等启蒙读物与部分四书五经。14岁辍学,随父阎书堂(字子明)到五台县城内自家开设的吉庆长钱铺学商,参与放债收息及金融投机。1900年在一次投机中惨败,负债两千吊,父子二人被迫逃往太原躲债。金融投机虽然短暂,但却为阎锡山后来进行政治活动积累了原始经验。

  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入山西武备学堂,904年被保送到日本留学,先入东京振武学校,毕业后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十六期。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下,他于1905年10月加入同盟会,曾会见孙中山并参与制订了同盟会的“南响北应”的战略决策,即同盟会在“南部各省起义时,须在晋省遥应”。从此,阎锡山登上了政治舞台。

  1909年(宣统元年)自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返国,出任山西陆军小学教官、监督。不久应清朝行省乡试,中举人。任山西陆军第二标教官,后任标统(相当于团长)。

  辛亥革命后,率部起义,占领巡抚衙门,任山西都督,开始掌握山西大权。以后便看风使舵,先投靠袁世凯,表示支持他当皇帝。袁死后又投靠北洋军阀段祺瑞。

  1916年7月任山西督军兼省长。

  1917年9月,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战争爆发。他秉承段祺瑞的旨意,派兵赴湖南同护法军作战,遭惨败。在北洋军阀混战的年代,他朝秦暮楚,进行政治投机,并乘机将部队扩充为12个旅。

  1927年6月,在北伐战争取得很大胜利的形势下,他自称北方革命军总司令,悬挂青天白日旗,随即将军队扩编为8个军。7月,在山西进行“清党”,迫害共产党人。

  1928年2月,任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参加对奉系军阀张作霖部队的作战。3月任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太原分会主席、北平(今北京)分会代主席、平津卫戍总司令,势力范围扩展到河北、察哈尔、绥远及北平、天津。

  1929年又兼任国民党陆海空军副总司令。

  1930年,蒋介石借“编遣”之机,剪除异己。阎锡山同蒋介石发生尖锐的利害冲突,8月联合冯玉祥反蒋,在北平另组国民政府,任主席。9月,张学良在沈阳通电拥护蒋介石,出兵进山海关。在蒋冯阎大战中,冯、阎战败。阎锡山逃往由日军占领的大连。由于山西军政要人都是他培植的亲信,他仍可控制山西局面并随时准备东山再起。

  1931年8月,乘日本飞机秘密回山西,隐居河边村,遥控太原。

  “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3月,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重新统治山西和绥远两省。他采用保境自守的策略,着重搞好本省建设,充实力量。

  1935年日军进窥绥东,他提出了“守土抗战”的口号。

  1936年2月,红军东征,由陕北过黄河进入山西,阎军大败。蒋介石乘机派五个师进入山西。红军撤回陕北后,蒋介石仍不撤走。随后,他面对日军步步进逼,而蒋介石也想将他吞并的形势,初步接受了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采取了“拥蒋联共抗日”的路线。抗日战争爆发后,阎锡山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

  1937年9月,日军侵入山西后,曾在代县组织所部积极对日军作战,并同共产党合作抗日。在忻口会战中,国民党中央军(郝梦龄军长壮烈殉国)、阎锡山晋绥军(姜玉贞旅长等将领壮烈牺牲)与共产党八路军曾通力合作,并互相配合打出了抗日战争第一次大捷平型关大捷。但由于双方装备、战斗力差距较大,以及一系列战术、战略失误,日军最终攻占了娘子关、雁门关等一系列要塞,并于1937年11月侵占太原。太原陷落后,日军的进攻逐渐停息,在中日双方战线相对稳定后,阎锡山接受了蒋介石的密令,开始制造反共摩擦。

  1939年蒋介石发动反共高潮后,他于12月制造“晋西事变”,进攻抗日决死队和八路军。后来又暗中同日本侵略者联系,在抗日和降日之间进行投机。抗日战争胜利后,积极参加蒋介石发动的内战。

  1940年到1945年期间,因为一度对抗战前景失去信心,并且为在蒋介石的挤压下保存实力,阎与日本军队及汪伪方面展开谈判多次,包括1940年12月赵承绶与日本山西派遣军(第一军)参谋长楠山秀吉少将的第一次白璧关谈判,1941年3月赵承绶和日方高级参谋官内中佐参加的第二次白璧关谈判,1941年8月赵承绶与日方田边盛武、楠山秀吉在汾阳签订《晋绥军和日本军基本协定》和《停战协定》,1942年5月阎本人与日方山西派遣军第一军司令官岩松义雄中将,参谋长花谷正少将进行的安平谈判(由于阎方在军火方面要价太高未取得结果),1945年6月阎本人与日军华北派遣军参谋长高桥坦有进行的瑶圃谈判以及1945年8月初阎与日方山西派遣军参谋长山冈道武进行的司马村会谈。抗日战争后期,阎锡山为了所谓的保存实力,与日方进行了多次谈判,并且进行了互换控制地盘、配合进攻抗日根据地以及经济上互相协作等一系列不光彩的举动,但在抗日民族大义面前,再加上蒋介石的牵制与拉拢以及其部属、亲信赵戴文等的坚决反对,始终未迈出公开投敌这一步。

  1945年9月派第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率部侵犯上党解放区,三万余人被歼。随后,在解放军的打击下,他的部队不断被歼,所占地区日益缩小,到1948年7月,只剩下太原和大同两座孤城,但仍继续顽抗。

  1949年3月,逃往南京。6月在广州任国民党政府的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12月到台湾。

  1960年5月23日病故。

  很多人多知道胡雪岩是红顶商人,清朝首富,可是很少人知道他破产了,这其中又发生了些什么呢?

  胡雪岩破产于1883年12月初,据当时的《申报》报道,1883年11月,上海阜康雪记钱庄面临资金链断裂险情之时,胡雪岩将自己所囤积的15000包生丝分别卖给了怡和洋行(2000包)、天祥洋行(13000包)。

  洋人白尔辣在写给李鸿章的信中已披露当时生丝的价格“每包生丝通扯价(平均价)为320两白银”,那么15000包生丝的总价值则为480万两白银。胡雪岩囤积生丝亏损150万两白银。

  ,一代巨绅胡雪岩仅仅因为亏损了150万两白银,就走上了破败之路?这样的说法自然难以让人置信。那么,当时究竟还发生了什么呢?

  1884年10月19日《申报》报道说去年(1883年)冬天,“本埠各大行栈倒闭纷纷,约计所耗之数,有数百万之多。市面情形大为减色。”进入1884年,市面更萧条,倒闭的商铺更多,并牵连到放贷的钱庄。

  当时兴起了一股造铁路、开煤矿、兴轮船的热潮,相关的股份公司纷纷建立。大量资金从钱庄、商号流向股市。更要命的是许多人都把买卖股票当作了赚钱的正当生意,所以向钱庄贷款用于炒卖股票的现象也很普遍。

  恶果随之而来,《申报》说从1883年开始,“买卖股份之旺,几于举国若狂,不及一年,而情弊显露,股票万千直如废纸。”从钱庄、商号流出的大量资金就此在股市中蒸发。坏账、呆账由此而大量出现,经济形势就此恶化。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胡雪岩将一笔数额不小的资金用在了囤积物资(生丝)上,应该说还算是明智之举。毕竟在面临资金困难时,生丝还能够及时变成现银的。,胡雪岩钱庄的资金远不止这囤积生丝的480万两白银,更多的资金当时应该都放贷在外。当猛烈的金融风暴降临后,这些放贷在外的大量资金往往就成了无法收回的坏账、呆账。一旦遭遇挤兑风潮,自然就难以招架。这应是胡雪岩破产的真正原因。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