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族习俗 锡伯族人"卖小孩"是什么意思

奇闻趣事 2025-03-05 22:41www.nkfx.cn奇闻趣事

曾经的锡伯族有个特别的习俗,那就是“卖小孩”。当一家失去了孩子后,再次生育时,母亲的眼睛会被蒙上,以免看到新生儿的到来。然后,孩子会被送到另一户人家寄养七天。这七天里,寄养家会精心照料这个小孩。到了第七天早晨,他们会让小孩坐在牛车上,四处游街,大声呼喊:“卖小孩了,卖小孩了!”以此宣告这个孩子的“售出”。

牛车穿遍了村庄的每一条街道后,会停在孩子父母的家门口。呼喊声再次响起,“卖小孩了……”孩子的家人会出来询问详情。母亲虽然待在家里,但依然不能见孩子。寄养家会抬高身价,声称这个小孩是宝贝,索要巨额的谷子、高粱、金子和银子。孩子的家人,尽管一周未见,但上前一看,往往会毫不犹豫地答应购买。

牛车在门口等待交易,孩子的家人则忙着筹集“赎金”——板车上整齐地摆放着谷子、高粱和仿制的金条、银锭。当寄养家确认“赎金”无误后,便会允许孩子回到亲生家庭。那一刻,全家人都会欣喜若狂地迎接孩子的归来。母亲会通过筛子眼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孩子,寓意着过滤掉不幸,迎接新生。

当晚,家人会为孩子打上耳洞,不久便戴上耳环,开始蓄起小辫子。这个耳环将伴随孩子的一生,直到婚嫁之时,由男方取下。这个习俗的背后,反映了旧社会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育状况。由于小孩的夭折率较高,人们希望通过“卖小孩”的方式让父母觉得孩子是高价得来的,从而更加重视和珍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习俗已经消失,甚至被遗忘。如今,它只存在于一些老人的回忆中,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