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帝姓“朱”与“猪”谐音, 那明朝人管猪肉

奇闻趣事 2025-03-06 06:33www.nkfx.cn奇闻趣事

明朝时期,皇家对于“猪”字的运用十分自然,无论是在《御制大明会典》中的奉先殿陈设,还是庆成宴的菜单,都直接书写“猪”字,并无避讳之说。这一特点并非个例,太监刘若愚的《酌中志》中也有记载宫中饮食,毫不避讳“猪”字。从宫廷到民间,记载中的“猪”字随处可见,足以说明明朝对“猪”字并无忌讳。

其实,在古老的时期,“朱”和“猪”的发音并不相同,分别属于不同的韵部。到了明朝,在《洪武正韵》中,两者的发音已经相近。这说明,随着时代的变迁,语音也在发生变化。明朝的避讳制度相较于其他朝代如汉朝、唐朝、宋朝来说,要宽松许多。

在明朝,即使名字里有一个字与皇帝的名字相同,也不会遭到处罚。而像“猪”这样的民间常用字,更是不会被禁用。从朱元璋开始,就没有对这个字作出任何限制。那些关于朱元璋避讳“元”字的传说,实际上是因为“元来”隐含着“元朝回来”的意思,而非因为名字中的字。

至于明武宗朱厚照禁杀猪的传闻,更是一场乌龙。朱厚照之所以禁杀猪,并非因为他的姓是“朱”,而是因为他属相属猪。这位皇帝行事常常出人意料,这样的规定并没有持续很久。因为宫中大小祭祀都离不开猪肉,朱厚照过世后,这一规定便不再被遵守。

明朝时期对于“猪”字的运用,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显得非常自然、生动。这一时期的避讳制度相对宽松,民间常用字如“猪”字并不会因为与皇帝姓氏同音而被禁用。这种文化现象反映了明朝社会的开放和多元,也展现了明代人们真实、率直的生活态度。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