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的国学大师,你知道几个?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文明古国,中国五千年文化代代传承离不开中国劳动人民的努力,其中中国文化的传承离不开国学大师的辛苦创作。他们以中国文化为依托。创造出享誉世界的中国文化。那从古至今的国学大师,你知道几个?
国学大师
国学大师是指其学问在国学研究之范围内属于出类拔萃者。国学是中国学术文化的简称,其蕴含极其丰富,大师是指人们对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造诣者的尊称。,国学大师不能光看其学问,还要看其道德即人品、文品,看其文品与人品是否统一,即是否属于融人品与文品于一体的道德文章者流。
民国四大国学大师梁启超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戊戌变法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梁启超自四岁起居家就读,跟祖父识字。在早年所接受的启蒙教育中,梁启超不仅学到了不少传统的文史知识,而且还听到了许多悲壮激昂的爱国故事。祖父经常给他讲述亡宋、亡明国难之事,朗诵激动人心的诗歌篇章。这种带有爱国情感和思想倾向的课外教育,对梁启超有着重要影响。历代杰出人物忧国忧民的风范、舍生忘死的品格和顽强不屈的精神,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王国维
王国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人。近代中国著名学者,杰出的古文字、古器物、古史地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学,哲学家,国学大师。王国维是近代中国最早运用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观点和方法剖析评论中国古典文学的开风气者,又是中国史学史上将历史学与考古学相结合的开创者,确立了较系统的近代标准和方法。
陈寅恪
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他是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更被誉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金岳霖
金岳霖,字龙荪,出生于湖南长沙,祖籍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著名哲学家、逻辑学家,被誉为中国哲学界第一人。金岳霖把西方哲学与中国哲学相结合,建立了独特的哲学体系,著有《论道》《逻辑》和《知识论》。
现代国学大师钱钟书
钱锺书,原名仰先,字哲良。后改名锺书,字默存,号槐聚,曾用笔名中书君。清宣统二年十月二十日生于江苏无锡。一九九八年病逝于北京。是中国近代著名作家、文学研究家。钱先生的治学特点是贯通中西、古今互见的方法,融汇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昆仑。60年来,钱钟书先生致力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淡泊名利,甘愿寂寞,辛勤研究,饮誉海内外,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卓越贡献,培养了几代学人,是中国的宝贵财富。
季羡林
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季羡林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说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没有丢掉自己的良知。他和他的书,不仅是老先生个人一生的写照,也是近百年来中国知识分子历程的反映。
钱穆
钱穆,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斋号素书堂、素书楼。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他被认为是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
南怀瑾
南怀瑾,1918年出生于浙江乐清柳市区地团乡地团叶里。谱名南常泰,祖上世代居住在柳市南宅殿后村,其父在地团叶经商搬迁至地团叶。幼承庭训,少习诸子百家。中国当代国学大师之一。一生行迹奇特,常情莫测,有禅学大师、国学大师、台湾十大最有影响的人物等种种称誉,今人犹不尽识其详者。南怀瑾先生认为中国能历数朝甚至外来统治仍不亡,乃是中国文化不亡所致。 故近几年来大力推动儿童读经运动,希望能将读中国古书的基础往下扎根, 以挽回目前中国人几乎对中国自身文化毫无认识的大断层。
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艰苦风斗,是他们用自己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中国的领地。中国共产党建国是困难的,抗日战争是困难的,最困难的恐怕就要数红军长征了。关于红军长征,我们最多也只是从书本上看到,那在红军长征过程中,有没有我们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的原因
主要是1.保存革命力量,进行战略转移。在第四、五次反围剿时期,由于执行错误的反围剿战略,放弃毛泽东倡导的诱敌深入、歼灭敌人的游击战术,而与敌人打阵地战、消耗战,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红军节节败退,不得不退出根据地。2.长征初期,准备作暂时的战略转移,避开敌人主力,择机然后再杀回来。由于舍不得瓶瓶罐罐,行动缓慢,损失惨重,特别是过湘江一役,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近半,元气大伤,加上国民党军队大兵追堵,迫使红军远走他乡,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西南地区转移。3.遵义会议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对军队的领导权,从此开始了长征的新篇章,由原来的单纯转移、保存自己转变为消灭敌人,寻找新的立足之地。4.,得知陕北尚存根据地后,以北上抗日为号召,减轻国民党军队对红军的压力,成功保存了革命火种。
红军为什么不走平坦的平原,而是走雪山草地呢?
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并不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而是在长征途中根据敌情、我情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决定的。落脚点的不断调整,导致红军的长征路线自然不是笔直的。就中央红军而言,起初是决定到湘西与红2、红6军团会师,待会师计划无法实行时,遂在黎平会议上决定西进贵州,建立川黔边根据地,遵义会议上又决定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在川西南或川西北地区建立根据地。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他们根据敌情与国际形势的变化,最终决定继续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此后,由于张国焘顽固坚持其南下错误主张,中共中央被迫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先行北上,落脚点随之进一步调整为陕甘苏区。长征落脚点的几经变化,导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不是直接由华南直向西北进军,而是向西、再向北,形成一个巨大的弧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