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中鲜为人知的事情
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艰苦风斗,是他们用自己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中国的领地。中国共产党建国是困难的,抗日战争是困难的,最困难的恐怕就要数红军长征了。关于红军长征,我们最多也只是从书本上看到,那在红军长征过程中,有没有我们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红军长征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长征的胜利结束。
红军长征的原因
主要是1.保存革命力量,进行战略转移。在第四、五次反围剿时期,由于执行错误的反围剿战略,放弃毛泽东倡导的诱敌深入、歼灭敌人的游击战术,而与敌人打阵地战、消耗战,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红军节节败退,不得不退出根据地。2.长征初期,准备作暂时的战略转移,避开敌人主力,择机然后再杀回来。由于舍不得瓶瓶罐罐,行动缓慢,损失惨重,特别是过湘江一役,中央红军主力损失近半,元气大伤,加上国民党军队大兵追堵,迫使红军远走他乡,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西南地区转移。3.遵义会议重新确定了毛泽东对军队的领导权,从此开始了长征的新篇章,由原来的单纯转移、保存自己转变为消灭敌人,寻找新的立足之地。4.,得知陕北尚存根据地后,以北上抗日为号召,减轻国民党军队对红军的压力,成功保存了革命火种。
红军为什么不走平坦的平原,而是走雪山草地呢?
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并不是一开始就定下来的,而是在长征途中根据敌情、我情和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决定的。落脚点的不断调整,导致红军的长征路线自然不是笔直的。就中央红军而言,起初是决定到湘西与红2、红6军团会师,待会师计划无法实行时,遂在黎平会议上决定西进贵州,建立川黔边根据地,遵义会议上又决定北渡长江,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在川西南或川西北地区建立根据地。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他们根据敌情与国际形势的变化,最终决定继续北上,建立川陕甘根据地。此后,由于张国焘顽固坚持其南下错误主张,中共中央被迫率红一方面军主力先行北上,落脚点随之进一步调整为陕甘苏区。长征落脚点的几经变化,导致中央红军的长征路线不是直接由华南直向西北进军,而是向西、再向北,形成一个巨大的弧形。
国民党军重兵围追堵截
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堵,针对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若要想保存自己而不致全军覆没,只有避开敌人重兵设防地带,绕道前进。如湘江战役后,蒋介石调整部署,在湖南新宁、城步、绥宁、通道、靖县、黔阳、芷江一带赶筑工事,命令广西军阀配合堵截,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北去湘西的路上。危急关头,中央红军接受了毛泽东的建议,放弃北上计划,转而西进贵州。
机动作战的需要
严酷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红军行军和作战自然不利,但却可以凭借其擅长的机动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充分利用地形地物,隐蔽行踪,机动作战。机动灵活是红军作战的特点,是以弱胜强的关键。长征中,红军灵活地变换作战方向和作战地区,足迹遍布华东、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高山大河、雪山草地虽然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以至许多人牺牲在漫漫征途上,但也磨练了红军将士的革命意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为人民军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军长征故事之红军战士抬着周恩来过草地
长征中,周恩来工作特别忙碌。由于长期劳累,特别是睡眠不足,周恩来身体非常疲乏,有时骑在马上也会睡着,容易摔下马来。为防不测,他常常步行,以驱除睡意。到达川西毛儿盖后,周恩来因疲劳过度、营养不足,再加上自然环境恶劣,身体终于支持不住病倒了,连续高烧40摄氏度不退,多日昏迷不醒,不能进食。医生最初当作长征路上的多发病疟疾来治。经检查,发现他肝部肿大,确诊是肝炎,已变成肝脓疡,急需排脓。但在当时环境下无法消毒,根本没条件做穿刺或开刀手术,只能采取保守疗法。由于缺医少药,战士找来冰块敷在他的肝部,用局部冷冻的方法降低体温,控制炎症发展,引导向下排脓。终于,周恩来排出了脓,高烧也渐渐消退,身体慢慢好起来。离开毛儿盖准备过草地时,周恩来的病情已渐渐好转,但由于连续高烧、五六天没吃东西,身体极度虚弱,不要说过草地,就是在平地上行走也十分困难。彭德怀当即组织担架队抬周恩来过草地。担架队是从运送迫击炮的战士中抽调的。 同志们抬着周恩来,向着荒无人烟的大草地进发。茫茫草地,一望无际,遍地是水草沼泽泥潭,根本没有路。人和马必须踏着草甸走,从一个草甸跨到另一个草甸跳跃前进。抬着担架在草地上行军极端困难,脚底下要时时留意一个个泥潭,稍不小心踩进去就很难拔出来。就这样,大家顶风冒雨,深一脚、浅一脚,抬了6天6夜,硬是把周恩来抬出了茫茫草地。这种深厚的战友情谊是生死攸关时刻的扶持,是真诚无私的帮助,让周恩来终生难以忘怀。
红军长征故事之强渡大渡河
1935年5 月,红军决定迅速抢占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第一军团29日晨占领泸定桥西岸.国民党军第38团先于红军到达泸定桥,拆除桥板,企图阻止红军过河.29日傍晚,以第2连连长廖大珠为突击队长的22名勇士,在火力掩护下,冒着密集的枪弹,攀着桥栏,踏着铁索向对岸冲击.当接近桥头时,国民党守军放火阻挡,勇士们冲过火海,进入城街,展开巷战,后续部队迅速跟进,经2小时激战,红4团占领了泸定县城,控制了泸定桥.保证红军主力迅速渡过了大渡河.
红军长征故事之飞夺泸定桥
发生于1935年5月29日。中央红军部队在四川省中西部强渡大渡河成功,沿大渡河左岸北上,主力由安顺场沿大渡河右岸北上,红四团官兵在天下大雨的情况下,在崎岖陡峭的山路上跑步前进,一昼夜奔袭竟达120公里,终于在5月29日凌晨6时许按时到达泸定桥西岸。第2连连长和22名突击队员沿着枪林弹雨和火墙密布的铁索踩着铁链夺下桥头,并与左岸部队合围占领了泸定桥。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会出现这样那样的毛病,其中脑供血不足最为麻烦。那脑供血不足到底是怎么回事,脑供血不足的原因是什么,得了脑供血不足有哪些症状,治疗这种病需要在哪些方面注意,为了预防脑供血不足,平时应该注意什么呢?
脑供血不足是怎么回事
脑供血不足是指人脑某一局部的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功能的障碍。脑供血不足的病因多与脑动脉硬化有关。脑供血不足发病率较高,据统计80岁以上人群中脑供血不足占80%,60岁以上人群中70%有不同程度的脑供血不足。其主要症状是反复出现头晕、头昏、头痛症状,常伴有心烦、耳鸣、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状。研究认为,脑供血不足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引起脑梗死,甚至痴呆。
脑供血不足的原因
1,主要原因是因为颈椎寰枢关节和颈5颈6关节错位,刺激椎动脉引起动脉血管腔狭窄或血管痉挛,通过的血流量减少,致使所供应的脑区发生供血不足;2,血流动力学障碍,当血压降低,心脏搏出量减少时脑组织供血不足;3,某些原因造成的血液粘稠度增高,血液缓慢及血液成分的改变,也可发生及供血不足;4,微血栓形成,微血栓即动脉搏粥样硬化的板块脱落,在血流中形成微栓子,随血流到小动脉而堵塞血管,则会出现脑局部供血不足。
脑供血不足的症状有哪些?
1,头晕,特别是突然感到眩晕。2,肢体麻木,突然感到一侧脸部或手脚麻木,有的为舌麻、唇麻。3,暂时的吐字不清或讲话不灵。4,肢无力或活动不灵。5,与平日不同的头痛。6,突然原因不明的跌交或晕倒。7,短暂的意识丧失或个性和智力的突然变化。8,全身明显乏力,肢体软弱无力。9,恶心呕吐或血压波动。10,整天昏昏沉沉的欲睡嗜睡状态。11,脑供血不足患者一侧或某一肢体不自主地抽动。12,患者突然但暂时出现的视物不清。
地理世界之最
- 蚕蛹有什么功效呢 吃蚕蛹有什么好处呢
- 沈阳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关于沈阳师范大学国
- 催熟的桃子怎么分辨?催熟的桃子是什么样的
- 女生叫男生铁憨憨什么意思 女生叫我憨憨是在骂
- 赵丽颖冯绍峰一同现身分家 赵丽颖冯绍峰宣布离
- 经常滴眼药水有什么坏处 经常滴眼药水有3大危害
- 泡沫洗手液的使用体验如何
- 如何找到真正有效的眼霜产品
- 冬天耳朵长冻疮怎么办?怎么预防冬天耳朵长冻
- 吐司面包过期一天能吃吗 吃了过期的吐司面包会
- 脱毛膏效果如何 哪些品牌值得尝试
- CNN的含义是什么 如何理解这个英文缩写
- 减肥操一天做几次-什么时候做减肥操最好
- 如何优雅地拒绝不必要的约会 处理情感关系的新
- 孕妇可以吃甜食吗 孕妇吃甜食要注意什么呢
-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直播:如何见证太空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