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拓三号:我国首次开展微纳卫星集群飞行试验
【奇闻快递】9月22日消息,随着9月19日早晨7时01分,我国新一代长征六号火箭成功首飞,此次首飞搭载了20颗卫星,创亚洲纪录。长征六号一箭20星的发射,也是我国开展微纳卫星集群飞行试验。
由国防科技大学自主设计与研制的“天拓三号”微纳卫星集群,于北京时间今天7时01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开展微纳卫星集群飞行试验。
“天拓三号”是由6颗卫星组成的集群卫星,包括1颗20公斤级的主星、1颗1公斤级的手机卫星和4个0.1公斤级的飞卫星。卫星入轨后,手机卫星和飞卫星与主星分离,以“母鸡带小鸡”的方式通过太空组网,实现6颗卫星集群飞行。6颗卫星之间,将开展子母式卫星在轨释放、空间自组织网络、多星协同测控等多项空间技术试验在轨技术验证。
据了解,“天拓三号”主星“吕梁一号”采用了通用化多层板式微纳卫星体系结构,主要开展新型星载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信号接收、星载航空目标信号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ADS-B)信号接收、火灾监测、20公斤级通用化卫星平台技术等系列科学试验和新技术验证。该系统可对全球范围船舶快速完成位置、航向、航速等信息的接收,并实现对我国现有岸基AIS系统的有效补充。星载ADS-B系统则可对全球范围航空目标实行准实时目标监测、空中流量测量,为航线优化和提高航空飞行效率提供信息服务。
从“天拓三号”分离释放的手机卫星“智能号”是国内首颗以商用智能手机主板和安卓操作系统为核心设计完成的卫星;4颗“星尘号”飞卫星则是国内首颗飞卫星,也是世界上最小的卫星之一。
据介绍,承担“天拓三号”研制任务的是国防科大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研究团队,在读研究生和本科生占70%。在项目研制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突破掌握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为我国微纳卫星研制与应用奠定了技术基础,取得了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的双丰收。
“天拓三号”的成功发射和多项在轨试验的顺利开展,是国防科大继研制成功世界首颗单板纳星“天拓一号”、我国首颗视频成像体制卫星“天拓二号”之后,在微纳卫星领域取得的又一自主创新成果,标志着该校在军民融合协同创新上迈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