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何时才能收到外星人所发的信号?
现代天文学确证人类的出现是宇宙演变的结果;由于自然法则在宇宙中具有普遍性,导致人类诞生的因素也会出现在苍茫宇宙的某处。,许多科学家坚信宇宙中存在其他智慧生命,甚至有高级智慧生命外星人(ET)。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科学家就一直致力于对潜在外星人的搜寻,他们试图通过截获有规则的无线电信号或激光信号来探知外星文明的存在。这项工作具有极其重大的科学意义。
英国天文学家乔斯林贝尔在1967年发现来自太阳系之外的神秘脉冲信号,所以她对这一发现非常惊讶,认为这可能是外星人所发的信号;但后来这个现象就被证明是高速旋转的脉冲星,这种天体可以发出非常规律的周期性信号。
1977年接受到Wo信号
1977年8月16日,美国天文学家杰里埃赫曼通过俄亥俄州立大学Big Ear射电望远镜发现来自人马座方向、长达72秒的无线电信号;达到峰值时,该信号比深空的环境辐射要强30倍,信号频段非常集中,且极为接近1420兆赫兹的频率,因为它被认为是最有可能来自外星人的信号。这促使埃赫曼在计算机打印出的数据旁潦草地写下了Wo!(哇!)。没人知道这个看似不自然的信号到底是不是外星人所发的,尽管花费了巨大努力,科学家再也没有发现来自太空中同一地点的重复信号。快38年过去了,但Wo!信号依旧是个谜。
在17年前,澳大利亚Parkes天文台的科学家发现一些怪异的无线电信号,在此后的17年间,科学家试图用各种研究和理论解释这些信号,因为地球上其他任何设备都从未接收到类似信号。这个时隐时现的怪异信号被称为佩利顿,为了解释其存在,科学家提出了多种不同的理论,有人认为这是蒸发的黑洞发出的信号,也有人认为是中子星合并时发出的电磁脉冲,更有人坚信这是外星人所发的信号。科学家最近声称已找到怪异信号的真正源头,答案竟然是天文台员工厨房的微波炉。
澳大利亚Parkes射电望远镜
波多黎各Arecibo射电望远镜
佩利顿与快速无线电爆发非常相似,后者来自太空的高能量信号,持续时间只有短短数毫秒。2007年1月,Parkes射电望远镜第一次探测到快速无线电爆发,之后又发现6次银河系外的快速无线电爆发;2012年4月,波多黎各Arecibo射电望远镜探测到第7次。科学家表示,这次的信号真实存在,并非仪器故障或厨房电器所致。
自2007年以来,科学家收到来自太阳系之外多个信号,而信号产生时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太阳4个月释放的总量。各种解释也纷至沓来,有的人认为这是中子星碰撞的信号,也有人称这是外星人的信号。现在,一项最新的研究认为目前近探测到10个神秘脉冲信号,巧合的是这些信号的离散量都是187.5,意味着它们具有线性关系,于是科学家计算出这种巧合的概率为万分之五,并称这种物理现象为烙里默爆发。这些信号成了科学家一直解不开的难题。
科学家在澳大利亚西部装设了36个无线电望远镜,用于接收外层空间传来的信息。他们最近从天坛座方向,接收到50亿年前一处银河系发出的无线电信号。信号里有氢气的印记。氢气是组成星球的重要物质,多数银河系里都充满了氢气。遥远星座传来的光线会变得微弱,也可能会遭到粉遮蔽,不过,氢气可以穿透重重阻碍到达地球。科学家说,能侦测到这组太阳系出现前的银河信号就表示,这套无线电望远镜也可以收到其他遥远银河系的信号。消息一传出,人们沸腾了。此信号是外星人所发的吗?网友期待科学家给出让我们更多惊喜的发现。
建设中的FAST射电望远镜
SKA项目设想图
更值得期待的是,的FAST射电望远镜即将建成;它是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口径达500米,有近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借助天然圆形溶岩坑建造。与波多黎各305米口径的Arecibo射电望远镜相比,这一巨型射电望远镜的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可以捕捉远在百亿光年外的无线电信号。,由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南非、英国、等20个国家参与的全球最大的天文学国际合作项目SKA(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预计2018年开始建设,2020年初步完成。它建成后,与现有地面最大的EVLA射电望远镜阵列相比,其灵敏度提高约50倍,搜寻速度提高约1万倍。上述两大科研项目将有助于科学家捕捉外星人发出的无线电信号。
虽然科学家尚未收到外星人所发的信号,但他们已事先做好破译信号的准备。如何破译信号?许多科学家认为,可以将信号通过编码程序转换成数学语言,而这一语言可作为地球人与外星人沟通交流的共同语言宇宙语言。正如数学家、语言学家周海中所言,数学语言具有准确性、简洁性、严密性、抽象性、逻辑性、直观性、普适性等特点,是星际交际的理想工具,也是双方首选的宇宙语言。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计算机专家约翰艾利欧特声称用他本人研发的计算机程序就能够理解并翻译外星人发出语言信息所要表达的意思。,美国南加州大学的科学家提出一种名为解码外语的机器翻译方法,并声称用这种方法可以对外星人发出的语言信息进行破译。
(作者巴特克罗斯、黄昕;单位澳大利亚斯壮罗山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