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系为什么是螺旋状的呢? 为什么都是呈扁平
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我们身处银河系。但是银河系,为什么是螺旋状的呢?
1609年开始,伽利略用望远镜,观测夜空,他发现原来银河也是由无数的恒星光点组成,但这个时候也并不知道它是究竟是什么形状的因为还没有办法去测量恒星的距离。过了150年之后,英国天文学家赫歇尔假设,所有的恒星都是同样的,测量了天空每个方向上的恒星数量,从而发现,原来天上所有的恒星,总是在一个盘子的形状里聚集(这一点是正确的),而太阳正好位于这个盘子的中心(这一天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从而发现了银河系的存在。但我们要注意的是,我们还并不知道银河系和宇宙是什么关系,甚至可能认为银河系就是宇宙。
当时天文学家们发现了天空中还有一些并不是恒星的天体,是成为呈云雾状,称为星云。问题是,天文学家也不知道,这些星云和银河系是什么关系,究竟是在银河系之中,还是在银河系之外。这样又过了150多年,天文学家们制造了越来越大的望远镜,发现有些星云是呈旋涡状的,有些不是,而是球状星团或行星状星云。在1925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发现呈漩涡状的仙女星云离我们的距离非常遥远,是跟我们的银河系独立的恒星系统。所以只有到这时候,天文学家们才确认,银河系只是,宇宙当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着恒星天文学的发展,天文学家们逐渐能够测量出恒星的距离,也就能够知道银河系到底是什么结构的,这样才发现了银河系的旋涡结构。也就是说,银河系和仙女星系都是漩涡结构的。因为银河系中有大量的尘埃,吸收和阻挡恒星的光线,越是星系中心的位置,结构越难测量,直到二十世纪末,银河系中心还有一个棒状结构,也就是棒旋星系。
银河系的运动状态其实是超螺旋形状的。我们不妨先把整个银河系的位移方向定义为上,其反向为下,根据右手定则,象水流旋涡一样银河系中心向下喷射高能粒子流,带领整个银河系向上作高速的超螺旋运动。
1971年,两位英国天文学家在分析了对银河系中心区的观测结果后指出,它的中心应该是一个有着一定质量的黑洞(实际上他们所说的黑洞应该是灰洞.灰洞并不是黑洞,灰洞是超流体态高能粒子的旋涡流,它是有质量有体积的天体)。
有很多科学家坚持银河系中心可能是密度极高的恒星集团,并非是什么超巨黑洞。
银河系的中心地带是生成物质基因子的反应堆,是物质的大熔炉,是各类恒星的杂锦煲,银河系中心温度可达3亿摄氏度以上,其表面温度可达500万摄氏度,其压力是太阳内部的一百万倍,任何物质在此都会化成基本粒子超流体。巨大的恒星群组成一个椭圆环垂直横亘在旋涡的中央,一千亿年之后,这巨大的恒星集团将化作银河系中心的超流体高能粒子旋涡流;银河系将化为有体积的,巨大质量的灰洞,由于太阳系基本位于银河系的边缘,如果幸运的话,在我们还未被吸入灰洞之前它就吃饱了,这样太阳将成为灰洞光环的一部分,这就是美好的结局。
所以银河系的运动状态一定如我们所观察到的河外星系一样,是单向喷射高能射线的,作超螺旋状态高速运动的相对平衡系统,这巨大的银河系统承载着我们永远遨游太空。
银河系为什么是这种漩涡形状?这个问题,其实也没有很好的解决。天文学家提出过密度波理论,因为从银河系中心向外就像波纹一样,从而产生出旋臂结构。任何一团气体,从开始坍缩的时候,会有一个优势方向,最终会形成一个盘子结构。所以我们看上去,银河系、太阳系整体上都是呈扁平结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