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宇宙观后感 纪录片《超乎想象的宇宙》观
我开始喜欢上科学了,它并不是我们教科书上的语气,毋庸置疑地告诉你答案,而且答案唯一。正相反,它的每一个论点都是从一个问题开始,然后提出一个猜想,然后想办法验证的过程,如果有更新的论点或证据出来,原来的认识就可能被更新,而且很可能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猜想,都没问题,你按照自己相信的去验证就是了。正是这样的科学态度,才有了这部纪录片里的各种研究,让人脑洞大开。
你的时间可能不等于我的时间
我原来以为,全世界甚至全宇宙都用一样的时间,就算是时差也都是建立在同一套时间标准里的,爱因斯坦却发现,时间不是恒定的,而且“时空”并不是相互独立的两个部分,他们是有联系的,空间里的运动会影响到时间的流动。这么说,如果有两个时间一样的电子钟,一个放到飞机上去绕地球飞一圈,一个放在原地不动,你猜飞机上的那个钟时间会有差别吗?会的!飞机上的钟会慢一点点,这一点点就是运动造成的。除了运动会影响时间,重力也会影响时间,重力的拉扯力度越大,时间的流动速度约慢。就像《星际穿越》电影里的男主角去一颗外星只有几个小时,他呆在太空舱里的队友已经老了二十三岁了,因为他去的那颗星球重力比较大。
有没有回到过去,时间倒流的可能?理论上时间往前往后走都是可以的。但影片里说现在我们还没有见到从未来回来的时空旅行者,所以暂时看是不可能。可是这样的说法我挺难信服的,也许身边有未来回来的人,只是我们没认出来呢。《星际穿越》里探讨了这样的可能性,我们以为的天启有可能是未来的自己。
那有没有去未来旅行,预见未来的可能?片里只给出一种说法,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从有序变为无序,无序的话就更难预测。就像宇宙大爆炸设定了一种程序,其后的事物发展都是这种程序的重复。
空间不是空无
时间看不见摸不着,它并没有一种形体,那空间呢?我们的空气也是看不见摸不着,你说有没有空气这种物质?是有的,而且我们还可以分解出空气里的成分。我们的空间也很奇特,它好像一个有生命力的架构,可以伸缩、延展、扭曲,也一样含有成分,只是里面占大部分的成分科学家还不知道它是什么,先叫做“暗能量。爱因斯坦说,我们的引力正是空间本身想象一张平坦的大网,地球往上一放,网就凹下去形成凹槽,这个时候放个月球上去转一下,月球就会顺着凹槽转动,于是就有了月球围着地球转了。
我们是唯一吗
之前就知道我们很幸运,因为地球距离太阳的距离刚刚好,太近我们会被烧为灰烬,太远我们会成为冰冻星球。现在又知道了我们宇宙的暗能量值刚刚好,如果再多一点,我们的宇宙就会快速扩张而撕裂,如果再大一点,我们的星球之间就会距离太远而成为一个冰冷、黑暗、孤独的宇宙。我们多么幸运,一切都刚刚好。
而科学家提出,这可能并不只是运气。就像如果你的邮箱收到一封邮件,告诉你三支明天会涨的股票,你肯定不信,你会留意一下,结果第二天果然涨了,它每天都发,每天都是准确的,你会不会就此觉得发邮件给你的是神,一定要听它的介绍。可是你有没想过,如果一开始它发了一万封邮件,一半预测涨,一半预测跌,第二天在猜对的那部分中再如法炮制,这样以此类推总有一部分吧是到都是猜对的。在你看来是偶然,其实是大概率中的必然。所以我们的科学家就猜想,也许不只一个宇宙,每个都有不一样的数值,而我们的“刚好”也就理所了。
命中天注定吗?
用粒子做双缝实验,会看到两条粒子聚集的线,用波做实验,则会得到相互干涉的条纹。用电子做实验会怎么样呢?会出现像波一样的干涉条纹,电子不是一粒粒的么?真让人捉摸不透。电子本身就是一种可能性的集合,观测前它落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概率,在观测那一刻定下最终位置。就像抛硬币没有落下前各有五十的几率,落下后就定下到底是哪一面。量子力学里的这种奇特特性应用起来会很强大,传统的计算机只有0或1两种计算单位,而量子计算机则将0和1的可能性组合称为Q位,这样会有很大的灵活性。要走一个迷宫,传统计算机只能用单任务处理,就是快速把每一条路走遍得出出路,而量子计算机可以多任务处理,一下把多个路径走了,马上得出最佳路径,速度那自然是快很多。有一个更有趣的猜想是,既然有各种可能性直至被观察到才实现,那我们每个人是不是会有不同的我们,比如做科学家的我,做画家的我,做老师的我,是不是会在平行世界实现,而现在的我就是我各种可能性的一种。命中注定这种事还真说不好呢。
这部纪录片很生动有趣,不过有一些概念对于我这种初入门的人来说还很迷糊,例如量子、粒子、电子到底是什么呢,有什么区别呢,希格尔粒子到底是什么呢,全息图怎么理解呢,量子力学还有什么有趣的研究呢宇宙太有趣了,还可以继续了解。
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