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会得癌症吗-掏耳朵的正确方法
近年来,关于掏耳朵引发癌症的新闻频频占据各大新闻头条,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掏耳朵真的容易引发癌症吗?接下来,我们从科学的角度为大家揭开真相。
让我们关注外耳道癌。虽然听起来名字吓人,但此病确实存在。外耳道癌的发病率极低。据北京同仁医院的专业数据,从2003年至2011年,仅收治了32例外耳道癌患者。而上海眼耳鼻喉科医院的数据显示,外耳道癌的年发病率更是低至百万分之一。在我的从医生涯中,碰到过三例,但没有一例与“酷爱”掏耳朵有关。
那么,有多少人喜欢掏耳朵呢?这个数字实在无法精确估算,但至少比外耳道癌患者的数量多百万倍不止。在四川,掏耳朵几乎成了一种文化,甚至有人为此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按照“掏耳致癌”的说法,四川应该成为外耳道癌的“重灾区”,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由此可见,掏耳朵与外耳道癌之间的关联微乎其微。至少到目前为止,耳科专业的文献中从未有“掏耳朵”是致癌因素的提出。
关于是否应该掏耳朵,我想说,“小掏怡情,大掏伤身”。偶尔耳朵痒时适当清理是可以的,但切勿过度。
经常掏耳朵的行为并不被推荐。使用火柴棒、牙签、细铁丝或小手指在耳朵里掏来掏去容易损伤鼓膜,这是一种不良的习惯。外耳道的底部有负责听声音的鼓膜,掏耳朵时稍有不慎就可能撞伤而影响听力。掏耳朵时指甲和挖耳工具还可能碰伤外耳道周围的皮肤,引发外耳道炎。
事实上,耳朵里的少量耳屎会在人们日常活动如说话、吃东西或跑跳时自行掉出。如果耳屎确实积得太多,影响听力且痒得难受,可以使用棉花棒轻轻带出,但绝不可用手指甲或挖耳勺用力去掏。
那么,如何正确掏耳朵呢?这是一项需要技术和经验的任务。建议寻找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处理。市面上还有一些专门的掏耳师,虽然他们的技艺娴熟,但我们仍需谨慎选择。毕竟,不是所有掏耳师都具备专业医疗资质。
掏耳朵与癌症之间并无直接关联。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并避免过度清理,就不会对耳朵健康造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