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好母猪
优选良种与健康母猪的培育管理
为了提升母猪的健康度和繁殖效率,首要任务是精选良种。选择生长迅速、繁殖力强、抗病性出色的优质品种,确保母猪的体型适中,避免过胖或过瘦。对于后备母猪,从6月龄开始,就要长期添加含有发酵中药和益生菌的饲料,如母畜太保。这样的调理有助于预防生殖系统和肠胃方面的问题,比如不发情和便秘。
一、精准饲喂策略
后备期:从6月龄起,为母猪添加营养剂,促进其生殖系统的发育。
怀孕期:
前期(配种至90天)要控制能量摄入,避免胚胎死亡或乳腺发育不良。应饲喂粗蛋白14%的怀孕料,日粮在2.0-2.5公斤之间。后期(90天至分娩),日粮则增至2.5-3.0公斤,并改用粗蛋白16%的哺乳料,以促进胎儿生长和泌乳准备。
哺乳期:母猪的饲喂量需根据带仔数进行计算,并补充多维和钙磷。采用少食多餐的方式,确保营养充足且易于消化。
二、膘情监控与健康维护
保持母猪的膘情适中是关键。过瘦需增加营养摄入,过胖则需限食并增加运动量。每月都要进行蓝耳病和圆环病毒的检测,使用替米考星或蓝圆非太保进行净化。
三, 繁殖管理的核心要点
科学配种时机:对于后备母猪,首次配种建议在7-8月龄(第二或第三次发情)。而对于经产母猪,则在发情后16-32小时内进行配种,至少两次以提高受孕几率。
孕期与产后护理:产前一周要调整饲喂量,确保母猪的营养摄入适中。产后立即进行静脉输液,促进恶露排出和泌乳。避免过早寄养仔猪,以防母猪出现无乳现象。
四、环境与疾病防控
圈舍要保持清洁、通风良好、光照充足。定期消毒是必要措施,夏季需降温,冬季则要保暖。提供适当的运动空间,避免产前剧烈活动导致的流产。定期注射疫苗,及时驱除体外寄生虫。一旦发现病猪,果断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五、营养与饲料管理
确保饲料的安全与营养平衡至关重要。避免使用霉变饲料,并添加克霉太保以分解毒素。在特殊阶段如配种前和哺乳期,要进行营养干预,以促进卵泡发育和增强泌乳能力。
六、淘汰与更新机制
定期评估母猪的繁殖性能,及时淘汰那些产仔少、泌乳差或体弱的个体,以保持种群的高产状态。
通过上述综合管理策略,可以显著提升母猪的健康度、繁殖效率和养殖效益,为养殖业创造更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