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最新力作爱河人间音乐人生的时光记忆拼图亮相
全新创作的歌曲《爱河人间》由罗大佑倾情打造,于6月16日正式上线。这首歌不仅仅是对高雄这座城市的深情告白,更是罗大佑个人记忆中的一段美好时光的再现。
回溯到1968年寒假,那时的罗大佑还是一个初二下学期的13岁少年。他从台北转学到高雄,面对新环境,有两件事让他感到困惑:学校制服的超大圆盘胶帽和同学们的黝黑肤色。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逐渐理解并接受了这一切,开始融入新的集体。这个过程并不需要任何形式的考试或自我证明,只需要时间的积累。罗大佑曾幽默地表示,自己的皮肤变黑,就是他与同学们融合的见证。
高雄的罗大佑老家位于盐埕区,那里的爱河陪伴他度过了青涩的少年时光,同时也是他音乐启蒙的摇篮。每天上下学,他都会骑着脚踏车经过爱河,至少两次。爱河的一河春水,流淌着他深深的情感投射。这份情感,被罗大佑巧妙地写进了《爱河人间》这首歌中。从旧时的盐埕到今日的港都,词曲间仿佛可以看到一幅细节情感递进的城市拼图。
罗大佑的家庭与音乐紧密相连。他家位于盐埕区建国四路上的“东海医院”,父亲作为医院院长,对音乐有着狂热的热爱。虽然自己并没有音乐天赋,但他对乐器及音响器材充满好奇,并乐于选购。这种热爱为罗大佑的音乐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六岁时,他开始学习钢琴,家中陆续添置了钢琴、电风琴等乐器。在音响方面,家中更是早早拥有黑胶唱盘、双轨录音机等设备。疫情期间,罗大佑回想起位于盐埕区的“东海医院”,心中充满感激。父亲的爱乐精神和对孩子的关爱,让家中始终洋溢着乐音,也开启了罗大佑的音乐人生。
谈及爱河,罗大佑表示,爱河的流量虽无特别之处,却一直在流淌。就像来到高雄的人们,他们虽不常主动提及高雄,但却像浪潮一样不断在这里涌动。这种情感就像爱河一样,虽不显眼,却一直在心中翻滚。而这一切都源于父亲对他的音乐启蒙和关爱,父亲为他创造了良好的音乐环境,让他在家中和兄姐一起制造音乐、享受乐趣。这种深厚的情感是无法言表的,只能通过时间的积累来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