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妈妈和七天时光上映心得分享_戴锦华映后谈观影体验
电影《妈妈和七天的时间》今日(全国艺联专线,5月8日上映)终于与广大观众见面。此片曾在昨日(5月7日)于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办了一场深入人心的电影艺术交流映后谈活动。活动特别邀请了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戴锦华以及E票电影创始人、资深互联网影视专家高华共同探讨。导演兼编剧李冬梅也亲临现场,与北大的师生们分享了一场关于电影与学术的盛宴。
北大深度对话:
在北大映后谈的现场,电影《妈妈和七天的时间》的导演李冬梅真诚地分享了其创作背后的心路历程。影片以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农村为背景,通过一个十二岁女孩小咸的视角,展现了她在短短七天内所经历的生死离别和对母亲永恒的爱。影片是导演对母亲的真实回忆,展现了女性的坚韧和爱的力量,同时也是对逝去时光的深情追忆和对农村妇女的深切怀念。观影结束后,戴锦华教授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这部电影是一部情感真挚的作品,它没有做任何商业性的妥协,是对母爱的深情告白。”
关于创作这部作品的心路历程,李冬梅导演表示:“我在成长过程中经历过许多困惑,其中最大的事件就是在我12岁时母亲的去世。当我从电影学院毕业并步入社会后,我意识到这个关于母亲的故事是我无法回避的。”这部影片也展现了女儿对母亲的深切怀念和敬意。谈及助力影片上映的原因,高华表示:“这种母女的情感是人类最基本的情感之一,能触动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部分。”他对这部电影的初衷和目标与导演一致,并对此表示欣慰。
备受赞誉的女性农村题材:
电影《妈妈和七天的时间》已在多个国际电影节上获奖或提名,备受业界关注。在各大电影节放映后,观众纷纷表示对农村女性的命运产生了思考,并称赞影片的纯粹极简风格。有观众表示:“影片展现了农村女性的命运,仿佛田间地头从未存在过一个孕育的女人、一个沉默的女人。”影片将观众带入现实,让观众感受到导演通过坦率的表达和极简主义传达的真实情感。本片今日全国艺联专线上映,让观众得以深入体验这份关于母爱的真实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