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工: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支曾经战斗在欧洲的
▲华工在战场上紧急修复被炸毁的铁路。
一家法国军工厂的车间,工人除了华工,只有法国女性。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胜利的消息传到的时候,北大校长蔡元培振臂高呼劳工神圣!劳工万岁!
蔡校长的振奋来自万里之外发来的消息作为参战国,胜利了!
,方面并没有派送一兵一卒,参战国之说从何而来?
是的,这支特殊的军队来自劳工,一支20万以工代兵农民、工人组成的劳工军团!
正是这支劳工军团,让被列强瓜分豆剖的品尝了一次战胜国的滋味,给积贫积弱的注入了一针强心剂!
20万华工用血汗和生命,给羸弱的换回了一丝荣光。
100年过去,一战华工成了湮没在欧洲的一抔尘沙,来自祖国的声音被傲慢的列强淹没。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今天,我们打捞出那段逝去的历史,还原那个远去的劳工军团的真实面貌。
青岛,劳工营准备前往法国
一战将拖入欧洲战场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射杀,欧战爆发。
这场大战,将33个国家、15亿人卷入战火。距离万里之遥的竟然未能幸免。
这是一场西方列强、两大集团之间,围绕重新瓜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展开的世纪对决。
万里之外,英、法、德、意、奥、美、日等各主要交战国,无一不在占有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家门口,跟欧战没有一毛钱关系的日本虎视眈眈趁火打劫。8月,日本向德国宣战,却陈兵胶州湾,要攻打德国在的租借地青岛。
没有置身事外的条件。
硝烟弥漫的欧洲战场,20万劳工军团参战,最终取得胜利,是北洋政府作为战胜国的最充分理由。
胜利的荣光还没有褪去,巴黎和会的凉水就把刚刚点燃的希望之火浇灭了。
作为参战国,正当的权益要求被轻蔑地拒绝,划时代的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华工为前线运送炮弹
以工代兵的特殊军团
对于欧战,袁世凯政府一厢情愿的做法是谁都不得罪。8月6日,宣布中立。
日本的趁火打劫,把战火烧到家门口,中立?可能吗?这时候,一个重要人物出场了,他叫梁士诒。
梁士诒曾一度控制北洋政府的交通、财政大权,被称为二总统,是一个复杂的角色,在历史上多以负面出现。但这一次,他是以积极正面角色出现的,他是强力主战派的代表。
参战就要站队。梁士诒等参战派认为协约国必胜,德国的同盟国必败。几次三番,袁世凯答应了。但协约国却拒绝了。
梁士诒改善国际地位的努力不忍放弃。1915年,法国驻华公使康悌与北洋政府秘密谈判劳工招募事宜。
接着英国面对日以残酷的战场,不得不低下傲慢的头颅,中法招工合同刚刚签订,英国就迫不及待,援例而为之。
就这样,正当欧洲战场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一批批的劳工被输送到欧洲战场,他们挖战壕,修铁路,架桥梁,建工事以特殊的方式加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梁士诒
英、法为何低下了高傲的头颅
一战规模和惨烈程度是史无前例的,仅索姆河一战,参战双方伤亡约134万人,
伤亡最惨重的法国,年龄1530岁的男性青年,有三分之一死于战火。
战争已打了2年,结束还遥遥无期,国家主要劳动力人口锐减,男女比例严重失调。
英国惨状一点不逊于法国。英国是西方列强在华强取不平等权利的开创者,起初,他们不甘于接受羸弱的与其平起平坐。但当战争持续到两年后的1916年夏季时,英国同样面临兵源枯竭的问题。
随着战事的扩大,以及新式武器和战法的投入使用,协约国已经无力提供兵源,后勤保障捉襟见肘。几经权衡,英国最终不得己向求助。
英法两国此番与北洋政府签订的招募合约明文规定,劳工的待遇与英法两国工人平等尽管并未实现,但与此前被称为猪仔的出国劳工有了本质上的不同。
远赴欧洲的大批华工在威海卫登船
悲壮的参战之旅
危机四伏的海上之旅
威海卫、天津、青岛、上海,是当时劳工军团输出的主要港口,那些被招募,经短暂的军训后的劳工,就是从这里乘轮船,经苏伊士运河,穿越地中海抵达欧洲战场的。
但这条必经之路上,同盟国对协约国发动了无限制打击战,协约国的任何船只都有可能成为德国潜艇的攻击目标。1917年2月,一艘华工运输轮船就遭到了伏击,540名劳工葬身火海。
随后,华工运送路线只得改道,绕至非洲好望角,或者横渡太平洋抵达加拿大,再从陆地横穿加拿大,越过大西洋到达法国。虽然躲过了危险,但增加了行程,仅仅海上行程就要走三个月。
运输途中,英、法两国并没有兑现食宿合同,华工们都被关在封闭的船舱内,湿热难耐,加之缺医少药,很多得了航海病的华工,被病魔折磨致死后扔到到大海。两年的航程里,究竟有多少人命丧大海,已经无法考证了。
在威海卫的劳工营,英国招工局对华工进行体检
白人眼中的工蚁
英法两国并没有履行约定。按照约定,华工的岗位是以工代兵。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向德国宣战后,英法两国几乎把华工全部安置在前线。
法军总司令福煦给法国总理的信中就说华工非常好,他们是很好的战士,面对炮弹的狂射,他们仍能保持不错的战斗状态,不畏惧,不退缩。
,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后盾,在傲慢的欧洲白人眼里,所谓很好的战士,只不过是是一群健壮工蚁,任劳任怨,任人宰割。原来的包吃包住,只是一句谎言,伙食费、置装费、医疗费所有开销都要从工资中扣除,拿到手的只是约定中的一半。
更难以忍受的是傲慢与歧视。
英国军队甚至不允许工人使用厕所。1917年,华工第十三营的一名工人因违反这条规定而遭到英国人的残忍殴打。结果激怒了工人,许多劳工来自山东省,有不少练家子,他们与英军打成一团。英军毫不吝啬手中的武器,造成多名华工伤亡。
劳工神圣
1918年11月11日,德国投降。
北洋政府与德国宣战,并加入协约国一方,终于成了胜利者。值得一提的是,北洋政府向德国宣战直接起因于劳工。1917年2月,德国潜艇击沉了运输劳工的Athos号,540名工人殉难,促成了政府的断然绝交宣战。
宣战后,段祺瑞政府像协约国表示,愿意派遣50万军队赴欧洲参战遭到拒绝。
参战的只有只有劳工。
大战胜利的消息鼓舞了人民。可是,蔡元培校长高呼劳工神圣劳工万岁的声音还没消失,巴黎和会却传来不好的消息没有得到胜利者应得的尊重和权利。
代表团提出了废弃势力范围和撤出外国军队等七个条件,后来,又提议取消二十一条,并要求收回被日本占领的山东的主权,均遭拒绝。最有力的反驳来自参加战争的劳工欧战20万劳工均奋勇当先。何负于协约?
巴黎和会
学生听到这一消息,群情激奋,引爆了五四运动。
1919年6月27日,《凡尔赛条约》正式签署前,工人和留在法国的学生举行了抗议活动。代表团首席代表陆徵祥收到一个包裹,里面是一把手枪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如果你想答应日本的要求,请用这把枪自决之。否则,绝不放过你!
手枪和便条的是劳工山东省莱芜县上裕村村村民毕粹德邮寄的。
14万劳工的悲情出征,换回的依然是鄙夷与不公。
战争结束后,劳工被陆续遣返。到1921年,有约11万华工返回祖国。
关于参战劳工的伤亡人数,至今仍无定论。大战大战后,法国曾做过统计,尚在法国的劳工约有3000人,几年后扩大到10000多人。即便如此,在欧洲死亡的工人人数仍在10000人左右。而在法国和比利时的69个公墓中,只有1874名劳工。
五四运动
迟到的尊重
自1925年以来,旅法华工总会数次与法国政府交涉,要求提供专用公墓、建立纪念碑、抚恤死难者家属等,均未收到任何回应。
1988年,在纪念第一次世界大战70周年期间,法国政府终于向世界公布了有关劳工的文件,尘封的历史终见天日。
在劳工聚居地的巴黎市建筑物上,法国政府树了一个铜牌,分别用中文和法文写着14万华工参与同盟联军抗战并做出牺牲与贡献的事迹。
在法国索姆省的博朗古村庄,也有14位华工永远地留在了那里。他们的墓碑为同乡于1920年回国前所立,上面镌刻着勇往直前永垂不朽等中文字样。有的墓主人只刻了一串数字也许不知道真实姓名,只知道他当华工时的编号?
,他们的墓碑一律朝向东方祖国老家的方向。
他们的墓碑朝向东方,他们永远回不去的祖国
历史名人
- 董玥镖门与霍建华共患难 机智侠义获点赞
- 如何找到浪漫情侣头像 提升头像情感值的小妙招
- -生说怀男孩的特点,根据这些症状可以猜测孕妈
- 鸿星尔克是哪个国家的品牌(鸿星尔克爆火)
- 朴寒星:今年的目标是考取潜水资格证
- 深圳十大土豪楼盘排行榜:华侨城上榜,第4地理
- 唐晓天何穗结婚没 起底何穗唐晓天是什么关系
- 圣诞鸟整装怎么样 质量与服务用户评价如何
- 素颜霜是干嘛滴?素颜霜是干什么的,是化妆品
- 如何有效利用桌面日程安排软件提升生活效率
- 扫描电子显微镜原理
- 宋轶出席盛典领奖,获封年度风尚艺人称号
- 如何确保宴请礼仪得体,展现优雅风采
- 如何运用百度搜索预测足球赛事结果
- 胖子打破吉尼斯记录(最胖的10位胖子有多重?个
- 联想a770e(联想a570(联想A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