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语言文化 蒙古族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历史朝代 2023-03-27 09:59www.nkfx.cn历史朝代

美丽的蒙古族语言文化

每个民族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体系。不管是语言、文字还是习俗都会带有自己的民族特色。而蒙古族作为一个草原上的民族,少不了这些了。

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语支。阿尔泰共同语是今我国多数北方民族语言的祖语。阿尔泰语系可分为蒙古语族。突厥语族、满洲一通古斯诺族三大类,属蒙古语族语言的有蒙古语、东乡语、保安语、土族语、东部裕固语、达斡尔语等。

蒙古族也和世上所有其他民族一样,早期没有文字,《黑鞑事略》中说“鞑人本无字书,然今之所用,则有三种。行于鞑人本国者,则只有小,长三四寸,故言语不差,其法说谎者死,故莫敢诈伪。虽无字书,自可立国。此小木即古木契也。行于回之者,则用回回字,镇海主之。回回字只有二十一个字母,其余只就偏旁上凑成。行于汉人、契丹、女真诸亡国者,只用汉字,移刺楚村主之。”后在鲁不鲁克的游记里这样说“鞑靼人采用了他们(畏兀儿人)的字母。他们写字,是从上往下写,他们看字,也同样地是从上往下看,各行字的次序,是从左向右。”

从目前所得到的文献中分析,蒙古族早期的畏兀儿文字有5个元音,门个辅音字母。也有些人认为有16个辅音字母。读音及其在词首、词中、词尾不同位置的写法都是相同。

后到元朝时期学者拥思吉斡节儿予以整理,加以改进,并于公元1305年写了蒙古语第一部语法书《蒙文启蒙》(一译《心箍》)一书。该语法书现已无法得到,但其后的一些蒙古语语法书中能窥视到该书的一些内容。搠思吉斡节儿在该书中比较正确地揭示了蒙古语的特点,制定了正字法,了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语支。阿尔泰共同语是今我国多数北方民族语言的祖语。阿尔泰语系可分为蒙古语族。突厥语族、满洲一通古斯诺族三大类,属蒙古语族语言的有蒙古语、东乡语、保安语、土族语、东部裕固语、达斡尔语等。

公元1648年,蒙古和硕特部的咱雅班第达,鉴于畏兀儿体蒙古文的若干音标不能清楚地表达卫拉特方言的一些音,创制了比较接近卫拉特方言口语的托忒蒙古文,意为“明确的文字”。托忒蒙古文有30个字母,其中元音字母7个,辅音字母23个。其最大特点是,密切了蒙古语书面语和口语之间的关系。

除夕,在蒙古族的历史上也创制了一些文字,如公元1269年藏族僧人八思巴奉忽必烈之命创制的元朝方块字俗称“八思巴文字”。喀喇沁旗学者阿尤喜固什所创制的“阿里嘎里”字母等都为蒙古族语言文化的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

蒙古族的礼仪文化

蒙古族的人热情好客,这一习俗从古代一直就流传到现在。到了蒙古,主人一般都会很热情的向你敬奶茶,我们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还有主人请吃奶制品,你不可以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

献哈达

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蒙古国民族服饰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唱歌

蒙古民族的劝酒往往通过情真意切的歌唱表达出来,唱歌与劝酒是进行的,往往一人主唱之后,大家举杯合唱,然后大家一起干杯,如此数遍,酒意酣畅。歌唱有礼仪性的,也有即兴尽兴的,有一人或数人的,也有合唱的,其歌唱往往痛快淋漓,通宵达旦。

敬神

蒙古民族的礼宴上有敬神的习俗。据《蒙古风俗鉴》描述,厨师把羊割成九个相等的肉块,“第一块祭天,第二块祭地、第三块供佛、第四块祭鬼,第五块给人,第六块祭山,第七块祭坟墓,第八块祭土地和水神,第九块献给皇帝”。

祭天则把肉抛向蒙古包上方;祭地则抛入炉火之中;祭佛置于佛龛前;祭鬼置于包外;祭山则挂之于供奉的神树枝上,祭坟墓即祭本民族祖先。置于包外,祭水神扔于河泊,祭成吉思汗,置于神龛前。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古老的萨满教,其崇拜多种神祗,尔后蒙古族信仰的喇嘛教又吸收了其古老的民间信仰,把众多的神祗入了喇嘛教的轨迹。

敬酒

斟酒敬客,是蒙古族待客的传统方式。他们认为美酒是食品之精华,五谷之结晶,拿出最珍贵的食品敬献,是表达草原牧人对客人的敬重和爱戴。通常主人是将美酒斟在银碗、金杯或牛角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之上,唱起动人的蒙古族传统的敬酒歌,客人若是推让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对主人瞧不起,不愿以诚相待。

宾客应随即接住酒,接酒后用无名指蘸酒向天、地、火炉方向点一下,以示敬奉天、地、火神。不会喝酒也不要勉强,可沾唇示意,表示接受了主人纯洁的情谊。

Copyright © 2016-2025 www.nkfx.cn 趣谈网 版权所有 Power by